专利名称: |
基坑换撑施工工法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坑换撑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地下室外墙与支护桩之间填充回填土;在起始拆除的内支撑梁正下方的回填土上浇筑支撑板,支撑板一端与支护桩连接,另一端与地下室外墙外侧连接;绕地下室外墙周侧选取多个支撑点,测量支撑点处的地下室外墙与支护桩之间的间距尺寸,在起始拆除的内支撑梁上划线并切割截取对应于间距尺寸的支撑梁段,将支撑梁段安装于对应的支撑点处,利用切割下来的支撑梁段充当支撑点的支撑板,其余内支撑梁的拆除步骤与起始拆除的内支撑梁的拆除步骤相同。将内支撑梁切割下来的支撑梁段转换为支撑板,对内支撑梁进行充分利用,以减少换撑施工过程中建筑废弃物的产生。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广州协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王文灵;刘鹏;李剑文;赵炬辉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7-12-30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7-09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711489700.1 |
公开号: |
CN109989406A |
代理机构: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洪敏 |
分类号: |
E02D17/04(2006.01);E;E02;E02D;E02D17 |
申请人地址: |
510075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水荫路水荫直街西六巷7号 |
主权项: |
1.一种基坑换撑施工工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在地下室外墙(1)与支护桩(2)之间填充回填土(3); b、在内支撑梁(4)下方搭设用于支撑内支撑梁(4)的临时支架(6); c、在起始拆除的内支撑梁(4)正下方的回填土(3)上浇筑支撑板(7),支撑板(7)一端与支护桩(2)连接,另一端与地下室外墙(1)外侧连接;绕地下室外墙(1)周侧选取多个支撑点,测量支撑点处的地下室外墙(1)与支护桩(2)之间的间距尺寸,在起始拆除的内支撑梁(4)上划线并切割截取对应于间距尺寸的支撑梁段,将支撑梁段安装于对应的支撑点处,利用切割下来的支撑梁段充当支撑点的支撑板(7),其余内支撑梁(4)的拆除步骤与起始拆除的内支撑梁(4)的拆除步骤相同; d、内支撑梁(4)拆除完成后,拆除临时支架(6)。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换撑施工工法,其特征是:所述内支撑梁(4)正下方均分布有支撑点。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换撑施工工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c中,拆除内支撑梁(4)时,先使用支撑板(7)安装在内支撑梁(4)正下方的支撑点处后,然后对支撑板(7)正上方的内支撑梁(4)进行切割拆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换撑施工工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c中,内支撑梁(4)拆除顺序是:先拆基坑(5)拐角处的内支撑梁(4),后拆基坑(5)中部的内支撑梁(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换撑施工工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c中,拆除带有八字撑(12)的内支撑梁(4)时,先将内支撑梁(4)端部的八字撑(12)与围檩(13)断开,再将内支撑梁(4)之间的连系杆(14)拆除,然后将内支撑梁(4)与围檩(13)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换撑施工工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c中,内支撑梁(4)的切割方式为金刚石绳锯切割机切割,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内支撑梁(4)上划分分段切割线,用钻孔机在分段切割线交界处钻通孔,以用于穿接金刚石绳锯切割机的锯带; S2、将金刚石绳锯切割机放在内支撑梁(4)上,将穿接好的锯带与金刚石绳锯切割机上的接头连接后,开通水管,调节水流大小,通过控制器将锯带收紧并进行切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换撑施工工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c中,内支撑梁(4)出现上下梁重叠的情况时,在预拆除的内支撑梁(4)旁侧搭建水平支架,将切割好的支撑梁段转移到水平支架上,进行调整后将支撑梁段吊装至支撑点进行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坑换撑施工工法,其特征是:使用混凝土水泥砂浆填充支撑板(7)与地下室外墙(1)连接处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换撑施工工法,其特征是:在地下室外墙(1)上安装斜支撑杆(8),斜支撑杆(8)上端与地下室外墙(1)固定,下端与地下室底板(15)固定。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