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
专利名称: 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包括线箍本体、限位环和护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箍本体的横截面设置为梯形,梯形所述的线箍本体的上下两端均设置为开放端,开放端所述的线箍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为上端口和下端口,所述上端口的内径大于下端口的内径,所述上端口和下端口外周均设置有护边,所述上端口的护边的下方和下端口的护边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挡圈,所述上端口的护边的下方和下端口的护边和挡圈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在在保证对纱线进行收纳整理的同时且有效的避免了纱线在打圈成织物的过程中易脱线打结,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灵活性。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浙江;33
申请人: 浙江三和线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建明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8-09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09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276008.0
公开号: CN209081149U
代理机构: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祝晶
分类号: B65H75/10(2006.01);B;B65;B65H;B65H75
申请人地址: 313217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安镇深蓝路88号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包括线箍本体(1)、限位环(4)和护边(5),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箍本体(1)的横截面设置为梯形,梯形所述的线箍本体(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为开放端,开放端所述的线箍本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为上端口(2)和下端口(3),所述上端口(2)的内径大于下端口(3)的内径,所述上端口(2)和下端口(3)外周均设置有护边(5),所述上端口(2)的护边(5)的下方和下端口(3)的护边(5)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挡圈(6),所述上端口(2)的护边(5)的下方和下端口(3)的护边(5)和挡圈(6)之间设置有加强筋(7),所述线箍本体(1)外周均匀的设置有限位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箍本体(1)的厚度以线箍本体(1)的高度方向形依次递增,且线箍本体(1)内壁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边(5)的外径均大于上端口(2)和下端口(3)的外径,且护边(5)分别与上端口(2)和下端口(3)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4)倾斜设置,且倾斜设置的限位环(4)与线箍本体(1)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6)的外径小于上端口(2)的护边(5)和下端口(3)的护边(5)的外径,且挡圈(6)的内壁与线箍本体(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7)的截面设置为三角形,三角形所述的加强筋(7)的一端分别与上端口(2)的下端和下端口(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形所述的加强筋(7)的另一端分别与挡圈(6)的一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针织纱用线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7)至少设置为三个,且相邻之间的加强筋(7)距离相等,每个所述的加强筋(7)均分别以线箍本体(1)的上端口(2)和下端口(3)的圆心为轴阵列设置。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