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多线切割机的罗拉绕线方法及其罗拉绕线结构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线切割机的罗拉绕线方法及其罗拉绕线结构。所述方法是,将钢线螺旋形地缠绕在多个罗拉上,钢线卡在线槽内,相邻的两段钢线之间间隔有相同数量的线槽,切料时,当一组卡有钢线的线槽被钢线磨坏后,将钢线从罗拉上坏的线槽退绕下来并重新将钢线螺旋形地缠绕在该罗拉上,钢线卡在没有缠过钢线的线槽内,相邻的两段钢线之间间隔有相同数量的线槽,继续切料,如此往复,一直到没有足够数量的好的线槽为止,此时,再对罗拉进行开槽处理。所述罗拉绕线结构包括罗拉和刀架,所述罗拉与所述刀架转动连接,所述罗拉上缠绕有钢线,相邻的两段钢线之间间隔有相同数量的线槽。本发明可减少罗拉开槽的次数,大大降低罗拉开槽的成本。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河北;13 |
申请人: |
玉田县昌通电子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章博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5-14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7-12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397078.4 |
公开号: |
CN110000942A |
代理机构: |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晓丽 |
分类号: |
B28D5/00(2006.01);B;B28;B28D;B28D5 |
申请人地址: |
064100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玉田镇新型技术产业园区 |
主权项: |
1.一种多线切割机的罗拉绕线方法,将钢线(0)螺旋形地缠绕在多个罗拉(1-2)上,钢线(0)卡在线槽(1-2-1)内,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段钢线(0)之间间隔有相同数量的线槽(1-2-1),切料时,当一组卡有钢线(0)的线槽(1-2-1)被钢线(0)磨坏后,将钢线(0)从罗拉(1-2)上坏的线槽(1-2-1)退绕下来并重新将钢线(0)螺旋形地缠绕在该罗拉(1-2)上,钢线(0)卡在没有缠过钢线(0)的线槽(1-2-1)内,相邻的两段钢线之间间隔有相同数量的线槽(1-2-1),继续切料,如此往复,一直到没有足够数量的好的线槽(1-2-1)为止,此时,再对罗拉(1-2)进行开槽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线切割机的罗拉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钢线(0)开始于罗拉(1-2)的一端第一个线槽(1-2-1)缠绕,停止于靠近罗拉(1-2)的另一端; 从钢线(0)停止缠绕处到罗拉(1-2)的另一端之间留有多个冗余的线槽(1-2-1); 冗余的线槽(1-2-1)数量等于相邻的两段钢线之间的线槽(1-2-1)数量; 钢线缠绕的方式为顺次缠绕方式或取中缠绕方式; 当切片的厚度是相邻线槽(1-2-1)之间距离的整数倍时,将线槽(1-2-1)分为该整数个组; 每一个组中相邻的两个线槽(1-2-1)之间有该整数与1之差个其它组中的线槽(1-2-1); 当切完第一刀后即可将一个切料全部切完得到所需厚度的切片; 当切片的厚度不是相邻线槽(1-2-1)之间距离的整数倍时, 将线槽(1-2-1)分为该倍数的整数部分与1之和个组; 每一个组中相邻的两个线槽(1-2-1)之间有该倍数的整数部分个其它组中的线槽(1-2-1); 当切完第一刀后,使切料沿Z向移动切片厚度的距离再切第二刀即可将一个切料全部切完得到所需厚度的切片; 或者, 将线槽(1-2-1)分为该倍数的整数倍的整数部分与1之和个组; 每一个组中相邻的两个线槽(1-2-1)之间有该倍数的整数倍的整数部分个其它组中的线槽(1-2-1); 当切完第一刀后,使切料沿Z向移动切片厚度的距离再切第二刀,如此往复,切完该倍数的整数倍的整数部分与1之和刀后,即可将一个切料全部切完得到所需厚度的切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线切割机的罗拉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槽(1-2-1)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罗拉(1-2)上; 相邻两个线槽(1-2-1)之间的距离为1mm。 4.一种多线切割机的罗拉绕线结构,包括罗拉(1-2)和刀架(1-1),所述罗拉(1-2)与所述刀架(1-1)转动连接,所述罗拉(1-2)上缠绕有钢线(0),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段钢线(0)之间间隔有相同数量的线槽(1-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线切割机的罗拉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架(1-1)分为刀架下体(1-1-1)和刀架上体(1-1-2); 所述刀架上体(1-1-2)和所述刀架下体(1-1-1)转动连接; 所述罗拉(1-2)有三个; 其中,一个所述罗拉(1-2)是上罗拉; 所述上罗拉与所述刀架上体(1-1-2)转动连接; 另外两个所述罗拉(1-2)是下罗拉; 两个所述下罗拉与所述刀架下体(1-1-1)转动连接; 三个所述罗拉(1-2)呈三角形分布; 两个所述下罗拉的轴线相互平行; 所述上罗拉的轴线平行于两个所述下罗拉轴线所在的平面; 所述上罗拉的线槽(1-2-1)顺应所述钢线的方向; 所述钢线(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收放线机构(1-3)。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