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提升装备及工作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提升装备及工作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升装备,属于机械设备领域,该发明包括底座(1)、变幅臂(2)、升降臂(3)、升降驱动(4)、支撑板(5)、动力控制装置(6),底座(1)固定在高平台上,变幅臂(2)与底座(1)铰链连接,两者可相对转动,升降臂(3)和变幅臂(2)之间设有铰链,两者可相对转动,升降驱动(4)设置在升降臂(3)上,支撑板(5)上承载需要运输的物料,升降驱动(4)可驱动支撑板(5)上下运动,动力控制装置(6)为整套设备提供动力并控制各执行部件的运动,本发明公开一种提升装备及工作方法,该种提升装备相比现有技术方案具有安装方便、使用便捷、占用空间小的优点。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山东;37
申请人: 济宁山云宇内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江文渊;楚孟珂;张中华;宋坤;陈月忠;孙常林;江文静;李广豪;李广齐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5-09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1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382700.4
公开号: CN110002358A
分类号: B66F7/00(2006.01);B;B66;B66F;B66F7
申请人地址: 272400 山东省济宁市济宁经济开发区济宁山云宇内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主权项: 1.一种提升装备,其特征在于,该发明包括底座(1)、变幅臂(2)、升降臂(3)、升降驱动(4)、支撑板(5)、动力控制装置(6),底座(1)固定在高平台上,变幅臂(2)与底座(1)铰链连接,两者可相对转动,升降臂(3)和变幅臂(2)之间设有铰链,两者可相对转动,升降驱动(4)设置在升降臂(3)上,支撑板(5)上承载需要运输的物料,升降驱动(4)可驱动支撑板(5)上下运动,动力控制装置(6)为整套设备提供动力并控制各执行部件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升降臂(3)之间设有第一联动杆(11),第一联动杆(11)两端分别与底座(1)和升降臂(3)铰链连接,当变幅臂(2)相对底座(1)发生转动时,第一联动杆(11)驱动升降臂(3)相对变幅臂(2)发生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升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杆(11)与底座(1)间的铰链位置设置在第一联动杆(11)与升降臂(3)间的铰链位置处于两运动极限点连线的中垂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变幅臂(2)之间设有变幅推杆(12),变幅推杆(12)两端分别与底座(1)和变幅臂(2)铰链连接,变幅推杆(12)可以驱使变幅臂(2)相对底座(1)发生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搭接板(13),搭接板(13)可以沿底座(1)上的滑槽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升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板(13)和变幅臂(2)之间设有第二联动杆(14),第二联动杆(14)随着变幅臂(2)的运动来驱使搭接板(13)滑动,实现搭接板(13)的自动伸出和缩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4)上设有滑座(43),滑座(43)与升降臂(3)之间由轨道连接,滑座(43)可在升降驱动(4)作用下沿升降臂(3)作直线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与滑座(43)之间由第一铰链(42)连接,支撑板(5)可绕第一铰链(42)转动,拉紧器(41)设置在支撑板(5)与滑座(43)之间,拉紧器(41)两端与支撑板(5)和滑座(43)铰链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提升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器(41)长度可调节,通过调节拉紧器(41)的长度来调节支撑板(5)与升降臂(3)之间的夹角大小。 10.一种提升装备及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备及工作方法包括: 提升装备包括底座(1)、变幅臂(2)、升降臂(3)、升降驱动(4)、支撑板(5)、动力控制装置(6),底座(1)固定在物流车辆或是高平台上,变幅臂(2)与底座(1)铰链连接,变幅推杆(12)驱动两者相对转动,升降臂(3)和变幅臂(2)之间设有铰链,底座(1)和升降臂(3)之间设有第一联动杆(11),当变幅臂(2)相对底座(1)发生转动时,第一联动杆(11)驱动升降臂(3)相对变幅臂(2)发生相对转动,升降驱动(4)设置在升降臂(3)上,支撑板(5)上承载需要运输的物料,升降驱动(4)可驱动支撑板(5)沿升降臂(3)上下运动,动力控制装置(6)为整套设备提供动力并控制各执行部件的运动,变幅臂(2)相对底座(1)发生转动可将升降臂(3)探出一定距离,升降臂(3)相对变幅臂(2)发生转动可将升降臂(3)沿上下方向布置,使得升降驱动(4)随之沿上下方向布置,进而使得支撑板(5)可以上下运输物料。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