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包括设置于井槽中的预制混凝土胎模、以及沿所述预制混凝土胎模周边竖向设置的砖胎模。本发明的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预制混凝土胎模在井槽外制作,制作完毕后,待强度达到一定要求,再安装至井槽中,然后进行砖胎模的砌筑。这样,预制混凝土胎模的制作不会受到积水的影响,从而即解决了因降水效果不理想而造成集水井的胎模砌筑困难的问题,也减少了砌筑工作量,节约劳动力,综合经济效果较佳。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上海;31
申请人: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姚民立;秦毅;章根祥;杜冠卿;潘建树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4-12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1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291859.5
公开号: CN110004962A
分类号: E02D19/10(2006.01);E;E02;E02D;E02D19
申请人地址: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山路33号17楼C座
主权项: 1.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井槽(1)中的预制混凝土胎模(2)、以及沿所述预制混凝土胎模(2)周边竖向设置的砖胎模(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砖胎模(3)上部的标高与井槽(1)洞口的标高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胎模(2)包括底板(2a)以及设置于底板(2a)周边的侧壁(2b),所述砖胎模(3)设置于所述侧壁(2b)的上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侧壁(2b)上部的若干吊钩(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胎模(2)的混凝土强度为C20,内部配Φ12@150单层双向构造钢筋,所述底板(2a)以及侧壁(2b)的厚度为100mm,所述吊钩(4)由直径18mm的Q235圆钢制成,所述砖胎模(3)的厚度为100mm。 6.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按照集水井尺寸制作预制混凝土胎模(2); 第二步,在集水井位置开挖井槽(1); 第三步,将预制混凝土胎模(2)安装在井槽(1)中; 第四步,在预制混凝土胎模(2)周边砌筑砖胎模(3); 第五步,待砖胎模(3)达到一定强度后,对砖胎模(3)外侧的井槽(1)进行回填并夯实; 第六步,进行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的内壁的抹灰和防水施工,以及基础底板(5)的铺设。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预制混凝土胎模(2)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即可拆模,并安装至井槽(1)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在将预制混凝土胎模(2)安装在井槽(1)中之前,先在井槽(1)顶部拉白线用于控制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安放位置。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