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清污组合抓耙
专利名称: 清污组合抓耙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清污组合抓耙,包括支架、固定耙架和旋转耙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竖向设置,第一安装板上连接固定耙架,固定耙架竖向设置,支架上设有两个铰接座,两个铰接座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两个铰接座位于固定耙架的同一侧,旋转耙架与铰接座铰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清污组合抓耙,将原易变形的弧形耙齿与机架组合的焊接方式改为可拆卸的螺栓连接方式,可将清污组合抓耙的各个部件分别组装或拆卸,当抓耙部件损伤或变形的时候,可单独拆卸损伤或变形的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减少维修时间。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重庆;50
申请人: 重庆市排水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亚夏;刘安;吕品;陈钦;吴浩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1-12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1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854109.1
公开号: CN209099333U
代理机构: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姚坤
分类号: E02B15/10(2006.01);E;E02;E02B;E02B15
申请人地址: 400060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滨江路126号
主权项: 1.一种清污组合抓耙,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固定耙架(2)和旋转耙架(3); 所述支架(1)上设有第一安装板(1a),所述第一安装板(1a)竖向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1a)上连接所述固定耙架(2),所述固定耙架(2)竖向设置; 所述支架(1)上设有两个铰接座(1b),两个所述铰接座(1b)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两个所述铰接座(1b)位于所述固定耙架(2)的同一侧,所述旋转耙架(3)与所述铰接座(1b)铰接; 所述旋转耙架(3)包括弧形抓耙(3a)、两个安装座(3b)和第二安装板(3c),所述第二安装板(3c)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座(3b),两个所述安装座(3b)与两个所述铰接座(1b)一一铰接,所述弧形抓耙(3a)的内弧面朝向所述固定耙架(2); 所述弧形抓耙(3a)包括耙齿安装座(3d)、弧形耙齿和固定杆(3f),所述耙齿安装座(3d)与第二安装板(3c)连接,所述耙齿安装座(3d)安装有至少两个所述弧形耙齿,所述弧形耙齿相互平行,所有所述弧形耙齿梳状分布,所述弧形耙齿中部设有所述固定杆(3f),所述固定杆(3f)横向设置,所述弧形耙齿等间距设置在所述耙齿安装座(3d)上,所述固定杆(3f)将全部所述弧形耙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污组合抓耙,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座(3b)上分别设有加强块(3g),所述第二安装板(3c)与所述加强块(3g)之间形成导向凹槽,所述耙齿安装座(3d)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c)重叠,所述耙齿安装座(3d)插入所述导向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污组合抓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c)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a),所述第一通孔(a)贯穿所述第二安装板(3c),所述耙齿安装座(3d)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b),所述第二通孔(b)贯穿所述耙齿安装座(3d),所述第一通孔(a)与所述第二通孔(b)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通孔(a)和所述第二通孔(b)内穿设有同一根第一连接螺杆,所述第一连接螺杆穿出端设有第一锁紧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污组合抓耙,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抓耙(3a)两端面分别设有围板(3e),所述围板(3e)与最外侧的所述弧形抓耙(3a)弧形边连接,所述围板(3e)竖向设置,所述围板(3e)上设有至少一个透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污组合抓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耙架(2)上边缘固定设有第三安装板(2a),所述第三安装板(2a)竖向设置,所述第三安装板(2a)与所述固定耙架(2)贴合,所述第三安装板(2a)与所述固定耙架(2)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加强肋(2b); 所述第一安装板(1a)上设有至少一个第四通孔(d),所述第四通孔(d)贯穿所述第一安装板(1a),所述第三安装板(2a)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c),所述第三通孔(c)贯穿所述第三安装板(2a),所述加强肋(2b)与所述第三通孔(c)交错排列,所述第三通孔(c)与所述第四通孔(d)相对应,所述第三通孔(c)和所述第四通孔(d)内穿设有同一个第二连接螺杆,所述第二连接螺杆穿出端设有第二锁紧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污组合抓耙,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耙架(3)以所述铰接座(1b)为中心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污组合抓耙,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耙齿与所述固定耙架(2)底部交错配合。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