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桥梁预应力装置及桥梁预应力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桥梁预应力领域,现有的桥梁预应力结构中,由于张拉端的混凝土构件承受的拉力较大,此时可能会超过该构件能够承受的最大载荷,为了防止该构件长期使用出现开裂,现有做法一般是减少预应力或在混凝土构件上另外打孔并在另一端牵拉新的索具,但是减少预应力会使预应力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混凝土构件上另外打孔势必会减弱构件的承载能力,此外,并非所有的情况下都有位置可以在混凝土构件上重新打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桥梁预应力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固定端锚具、张拉端锚具、接长部件、第一钢索和第二钢索,所述接长部件包括第一锚具、第二锚具和连接杆,使用时,所述第二钢索承受的拉力小于所述第一钢索承受的拉力。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广州北环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郭泽棉;李颖;方健海;柳子晖;徐文化;郑邦容;吴子通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4-2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7-1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345198.X |
公开号: |
CN110016870A |
代理机构: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分类号: |
E01D21/00(2006.01);E;E01;E01D;E01D21 |
申请人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318号嘉业大厦第20层 |
主权项: |
1.一种桥梁预应力装置,包括固定端锚具、张拉端锚具和钢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长部件,所述接长部件包括锚垫板、第一锚板、第二锚板、第一螺纹管、第二螺纹管和连接杆;所述第一螺纹管和所述第二螺纹管均为中部空心的管状,所述第一螺纹管和所述第二螺纹管内部分别包括圆柱部和圆台部,所述圆柱部开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螺纹管外壁开第一螺纹,所述第一螺纹管的外径小于所述锚垫板的内径,所述第一锚板设于所述第一螺纹管内部形成第一锚具,所述第一锚具与所述固定端锚具之间由第一钢索连接,所述第一钢索的两端通过夹片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端锚具和所述第一锚具上,所述第一锚具还包括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开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限位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锚垫板的内径;所述第二螺纹管的内部结构与所述第一螺纹管的内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二锚板设于所述第二螺纹管内部形成第二锚具;所述第二锚具与所述张拉端锚具由第二钢索连接,所述第二钢索的两端通过夹片分别固定在所述张拉端锚具和所述第二锚具上;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开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管和所述第二螺纹管的所述第一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一锚具和所述第二锚具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两端并与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预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端锚具包括张拉端锚垫板、张拉端螺纹管、张拉端锚板和第二限位螺母,所述张拉端螺纹管的外径小于所述张拉端锚垫板的内径,所述第二限位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张拉端锚垫板的内径,所述张拉端锚板设于所述张拉端螺纹管内部,所述第二限位螺母与所述张拉端螺纹管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预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长部件套有护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预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端锚具和所述张拉端锚具均套有保护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预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母与所述锚垫板之间装有压力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预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螺母与所述张拉端锚垫板之间装有压力传感器。 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预应力装置的桥梁预应力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所述锚垫板、固定端锚垫板和张拉端锚垫板固定到桥梁内的混凝土构件里; 二、将所述桥梁预应力装置自所述固定端锚垫板穿过所述锚垫板再穿过所述张拉端锚垫板; 三、所述固定端锚具固定于所述固定端锚垫板上,所述张拉端锚具使用千斤顶张拉,使张拉力度达到所需计算的预应力值,使用所述限位螺母旋进所述第一螺纹管上,直到所述限位螺母与所述锚垫板紧贴,以此将所述第一锚具固定; 四、缓慢放松千斤顶,使所述第二钢索承受的张力小于所述第一钢索承受的张力,用夹片将所述第二钢索固定,所述张拉端锚具固定于所述张拉端锚垫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桥梁预应力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垫板处使用混凝土加厚加固处理。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