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使用塌陷区作为地铁隧道地基的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使用塌陷区作为地铁隧道地基的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塌陷区作为地铁隧道地基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分析计算对塌陷范围进行区域划分,得到稳定区、不稳定区及锚杆桩加固区这三个区域;对稳定区,进行桩基施工;对不稳定区,进行斜拉锚索施工;将塌陷区内锚固锚杆桩并注浆加固;进行地下梁的浇筑施工,将加固后的三个区域连为一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步骤简单,设计合理并且容易实施,同时考虑施工工艺、施工工期、加固方案的可行性、加固效果及加固成本等多方面因素,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试验的方法对加固方案的效果进行了效果评价,得到无论是地基承载力还是抗压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可以作为新建地铁隧道结构的地基,在节约加固成本的同时也大大缩短了工期。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北京;11
申请人: 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昌富;田书广;丁银平;高永涛;吴顺川;陈通;郭道根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1-1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19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0025007.7
公开号: CN110029683A
代理机构: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史静
分类号: E02D27/34(2006.01);E;E02;E02D;E02D27
申请人地址: 100023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08-A四惠大厦中铁十六局
主权项: 1.一种使用塌陷区作为地铁隧道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塌陷范围进行分析计算,包括塌陷区的残余变形预测、塌陷区外围岩层在地铁荷载作用下发生再次剪切破坏的范围计算和塌陷区外围岩层的持力层地基承载力判定; S2将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符合要求且不会在地铁荷载作用下发生再次剪切破坏的区域作为稳定区(11),对所述稳定区(11)进行桩基施工; S3将在地铁荷载作用下会发生剪切破坏的区域作为不稳定区(12),对所述不稳定区(12)穿设斜拉锚索(4)进行加固; S4将塌陷区内作为锚杆桩加固区(13),对所述锚杆桩加固区(13)锚固锚杆桩(2)并注浆加固; S5浇筑施工制得地下梁(5),使所述稳定区(11)、不稳定区(12)和锚杆桩加固区(13)通过所述地下梁(5)连成一体以作为地铁隧道的地基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塌陷区作为地铁隧道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塌陷区外围岩层包括塌陷区上盘围岩和塌陷区下盘围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塌陷区作为地铁隧道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塌陷区上盘围岩上分为稳定区(11)和不稳定区(12),所述塌陷区下盘围岩上为稳定区(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塌陷区作为地铁隧道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所述桩基施工包括设置承台和设置承台桩(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塌陷区作为地铁隧道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锚索(4)长度根据在地铁荷载作用下发生再次剪切破坏的范围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塌陷区作为地铁隧道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锚索(4)的一端向下倾斜并锚固于稳定区(11),所述斜拉锚索(4)的另一端向上倾斜并锚固在锚台(3)上,所述锚台(3)靠近所述锚杆桩加固区(13)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塌陷区作为地铁隧道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锚索(4)的数量为多根,其中一部分所述斜拉锚索(4)与水平面呈20°的夹角,另一部分所述斜拉锚索(4)与水平面呈40°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塌陷区作为地铁隧道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锚固所述锚杆桩(2)前需钻设锚杆孔,所述锚杆孔的直径为150mm,孔深进入岩层或最大25m,所述锚杆孔呈矩形布置,间距为2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塌陷区作为地铁隧道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梁(5)的高度为1m。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