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车身结构和车辆
专利名称: 车身结构和车辆
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该车身结构包括仪表板(1)、除霜风道(2)和通风罩上板(3),所述除霜风道(2)的上端与所述仪表板(1)连接,所述除霜风道(2)的下端与所述通风罩上板(3)连接,所述通风罩上板(3)上设置有卡扣(4),卡槽(5)设置在所述除霜风道(2)的下端,所述卡扣(4)与所述卡槽(5)卡接。本公开通过优化卡槽和卡扣的安装位置来增加除霜风道下端与通风罩上板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仪表板的溃缩变形空间增大,且行人头部的碰撞加速度降低,达到提高车辆对行人的保护性能的目的。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北京;11
申请人: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晓敏;徐立伟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9-2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23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597846.8
公开号: CN209142241U
代理机构: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陈庆超;桑传标
分类号: B62D25/14(2006.01);B;B62;B62D;B62D25
申请人地址: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科学城南区未来国际中心1号楼3层
主权项: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仪表板(1)、除霜风道(2)和通风罩上板(3),所述除霜风道(2)的上端与所述仪表板(1)连接,所述除霜风道(2)的下端与所述通风罩上板(3)连接,所述通风罩上板(3)上设置有卡扣(4),卡槽(5)设置在所述除霜风道(2)的下端,所述卡扣(4)与所述卡槽(5)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风道(2)包括除霜风道上面板(21)和除霜风道下面板(22),所述除霜风道上面板(21)与所述仪表板(1)连接,所述卡槽(5)设置在所述除霜风道下面板(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罩上板(3)与所述除霜风道下面板(22)之间的距离在33m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罩上板(3)形成为n形,所述通风罩上板(3)包括顶壁(31)、位于所述顶壁(31)靠近所述除霜风道(2)一侧的第一侧壁(32)、以及位于所述顶壁(31)远离所述除霜风道(2)一侧的第二侧壁(33),所述顶壁(31)包括第一支撑面(311)和第二支撑面(312),所述第二支撑面(312)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支撑面(311)的高度,所述卡扣(4)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面(312)上,所述第二支撑面(312)与所述除霜风道下面板(22)之间的距离在33mm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311)为平面,所述第二支撑面(312)为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面(311)和第一侧壁(32)之间的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形成为U形,所述卡槽(5)包括底部(51)和两个侧部(52),所述两个侧部(52)远离所述底部(51)的一端与所述除霜风道下面板(22)连接,所述卡扣(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面(312)连接,另一端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底部(51)卡接的卡接部,所述底部(51)和卡接部与水平面成角度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51)与所述除霜风道下面板(22)之间的距离为30mm-50mm。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面(312)与所述除霜风道下面板(22)之间的距离为33mm-80mm。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4)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扣(4)之间的距离为150mm-200mm。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相关文献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