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适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的增加客土稳定性的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适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的增加客土稳定性的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的增加客土稳定性的施工方法,通过坡面修整、嵌入挡土板、设置支托结构、安装锚杆及X型装置、客土喷播和植物养护的施工方法,实现了客土能够稳定的粘结在岩质坡面上,且X型装置大大增加了土壤间的摩擦力,增强了土体的抗滑性能,满足了对土体既要求其强度与稳定性,又要求其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苛刻条件,保证了植物的良好生存空间,提高了绿化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挡土板实现了对高陡岩质边坡进行有效分层,本发明通过增加X型装置增大了土体与锚杆之间的摩擦,满足客土基材在边坡上的强度与稳定性要求,同时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云南;53
申请人: 昆明理工大学
发明人: 桂跃;刘声钧;赵振兴;张秋敏;方超;刘锐;吴承坤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3-1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23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178329.X
公开号: CN110042846A
分类号: E02D17/20(2006.01);E;E02;E02D;E02D17
申请人地址: 650093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253号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的增加客土稳定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坡面修整:清理岩质表面的松动石块、杂物,并对岩质表面的凸出部位进行打磨,再向岩质表面的裂缝中填入碎石块; (2)嵌入挡土板:沿着坡面的水平方向布置一排以上的挡土板(3),每排挡土板(3)包括一块以上的挡土板(3),每块挡土板(3)以垂直于坡面的方式嵌入,且每块挡土板(3)上开有泄水孔,每块挡土板(3)的一端伸出坡面; (3)设置支托结构:在每块挡土板(3)下方的坡面上钻孔,然后在孔内插入用于支撑挡土板(3)的支撑杆(5),并注浆使支撑杆(5)固定在坡面上,接着在每块挡土板(3)的下表面的上端设置固定板,并将固定板与支撑杆(5)进行焊接; (4)安装锚杆及X型装置:在相邻两排挡土板(3)之间的坡面上等间距打钻锚孔,锚孔与坡面垂直,将锚杆进行防锈处理后再安装在锚孔内,然后注浆以固定锚杆,将X型装置与锚杆进行连接,然后再挂网; (5)客土喷播:在喷播前先将坡面喷洒湿润,然后将坡体基材拌合均匀后,自下而上均匀的喷播在每一层的坡面上,喷播厚度为30cm; (6)植物养护:对植物进行定期浇水养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的增加客土稳定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X型装置包括土工网(8)、扇叶(9)、连接杆(10)、垫片(11)、角钢(12);所述扇叶(9)的数量为4个,将4个扇叶(9)的尾部连接,然后角钢(12)将4个扇叶(9)的前端固定,构成矩形结构,并在4个扇叶(9)与角钢(12)之间挂土工网(8),所述土工网(8)分正反两层进行铺挂,垫片(11)的一端与连接杆(10)的一端连接,连接杆(10)的另一端与4个扇叶(9)的尾部连接处连接, X型装置通过垫片(11)与锚杆连接,垫片(11)安装在锚杆的托盘与螺母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的增加客土稳定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X型装置与锚杆连接,各锚杆对应连接的X型装置的连接杆(10)的长度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的增加客土稳定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11)为矩形,厚度为20mm,所述扇叶(9)的长度为29cm,其中一扇叶(9)与相邻两扇叶(9)之间的角度分别为60°和120°,角钢(12)为矩形,长50cm宽30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的增加客土稳定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扇叶(9)与扇叶(9)、角钢(12)之间挂有双层土工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的增加客土稳定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板(3)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厚度为5cm,每块挡土板(3)的一端伸出坡面高度为40cm并与水平方向成15°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的增加客土稳定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排挡土板(3)之间的垂直距离为500cm,每块挡土板(3)上开的泄水孔的直径为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的增加客土稳定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块挡土板(3)下方的钻孔距挡土板(3)底部的距离为17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的增加客土稳定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排挡土板(3)之间的坡面上的打钻锚孔的水平间距200cm,顺坡间距200cm。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