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河道采砂坑生态修复结构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河道采砂坑生态修复结构,包括位于河道侧边形成的采砂坑,其特征在于,采砂坑底表面设置有回填层,回填层砂粒的颗粒级配要求和采砂坑相邻河道边缘的表层砂粒一致,采砂坑周边设置有露出水面的堤岸,堤岸面对河道一侧留有缺口和河道相接,采砂坑内部设置有人工鱼礁。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对河道采砂坑实现治理和修复,使其恢复和形成良好的河道生态系统,利于鱼类产卵保护的优点。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重庆;50 |
申请人: |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 |
发明人: |
胡小庆;刘陈;曾亚东;许津玲;刘思凯;张毅;王涛;刘勇;郭义浩;李侃禹;何艳军;杨晓荣;张帅帅;朱俊凤;王艳芳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1-22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7-2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931548.8 |
公开号: |
CN209144735U |
代理机构: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分类号: |
E02B3/02(2006.01);E;E02;E02B;E02B3 |
申请人地址: |
401147 重庆市渝北区紫园路116号 |
主权项: |
1.一种河道采砂坑生态修复结构,包括位于河道侧边形成的采砂坑,其特征在于,采砂坑周边设置有露出水面的堤岸,堤岸面对河道一侧留有缺口和河道相接,采砂坑内部设置有人工鱼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采砂坑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采砂坑底表面设置有回填层,回填层砂粒的颗粒级配要求和采砂坑相邻河道边缘的表层砂粒一致;采砂坑内部设置有三座呈三角形分布的障碍体,障碍体由人工鱼礁堆设构成,其中靠外的一座障碍体位于正对缺口中部的方向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采砂坑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障碍体上端露出于水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采砂坑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宽度大于1m,深度大于5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采砂坑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采砂坑内底面造形成具有从坑底中心到边缘形成多个高度依次递增的等高层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采砂坑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采砂坑坑内断面面积变化率在0.2-0.4区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采砂坑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鱼礁,包括鱼礁本体,鱼礁本体为具有中空内腔的块状结构,且外表面具有和内腔连通的开孔,鱼礁本体在上下方向上的一端具有外凸的插接部,另一端具有内凹的凹陷部,且所述插接部水平方向上尺寸小于凹陷部水平方向尺寸使得前者能够插入后者内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道采砂坑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鱼礁本体整体呈矩形体结构,其上端具有和内腔贯通的矩形开口并形成凹陷部,其下端具有多个向下的插接柱构成所述插接部,其周向侧面上设置开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河道采砂坑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插接柱为矩形布置的四个,插接柱下端围成的矩形小于鱼礁本体上端矩形开口的尺寸。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道采砂坑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插接柱整体长度小于鱼礁上端矩形开口到内腔底部的深度,所述插接柱由根部到外端依次由同轴设置且直径依次变小的第一圆柱段、锥台段、第二圆柱段和圆锥段构成,四个插接柱的第一圆柱段外周所围成的矩形尺寸大于鱼礁本体上端矩形开口的尺寸。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