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茶包包装盒及茶包包装套组
专利名称: 茶包包装盒及茶包包装套组
摘要: 一种茶包包装盒,其于一片状体具有:一第一弯折纵线,连接一第一盒侧部与一盒前部,而第一盒侧部具有一第一造型顶段;一第二弯折纵线,连接盒前部与一第二盒侧部,而该第二盒侧部具有一第二造型顶段;一第三弯折纵线,连接第二盒侧部与一盒背部;一第四弯折纵线,连接盒背部与一盒侧叠合部,且于第四弯折纵线设有一穿槽,而令该第一盒侧部、盒前部、第二盒侧部、盒背部与盒侧叠合部的底缘齐平,并让盒背部与该盒侧叠合部的顶缘低于第一盒侧部、盒前部与第二盒侧部的顶缘;以及一第五弯折纵线,令第一盒侧部相对穿槽连接一卡合部;借此,弯折卡合成下半段具有茶包容置空间而上半段具有造型的茶包包装盒,而具有提升茶包包装盒品牌辨识度的功效。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中国台湾;71
申请人: 赖盈蓁
发明人: 赖盈蓁;邱茂庭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9-1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23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526300.3
公开号: CN209142846U
代理机构: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郑永康
分类号: B65D85/812(2006.01);B;B65;B65D;B65D85
申请人地址: 中国台湾桃园市中坜区九和一街6号12楼之18
主权项: 1.一种茶包包装盒,其特征在于,于一片状体具有: 一第一弯折纵线,连接一第一盒侧部与一盒前部,而该第一盒侧部具有一第一造型顶段; 一第二弯折纵线,连接该盒前部与一第二盒侧部,而该第二盒侧部具有一第二造型顶段; 一第三弯折纵线,连接该第二盒侧部与一盒背部; 一第四弯折纵线,连接该盒背部与一盒侧叠合部,且于该第四弯折纵线设有一穿槽,而令该第一盒侧部、该盒前部、该第二盒侧部、该盒背部与该盒侧叠合部的底缘齐平,并让该盒背部与该盒侧叠合部的顶缘低于该第一盒侧部、该盒前部与该第二盒侧部的顶缘;以及 一第五弯折纵线,令该第一盒侧部相对该穿槽连接一卡合部; 借此,弯折该第一弯折纵线、该第二弯折纵线、该第三弯折纵线、该第四弯折纵线与该第五弯折纵线,并将该卡合部插入该穿槽内,进而弯折卡合成下半段具有茶包容置空间而上半段具有造型的茶包包装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包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体进一步具有: 一第一弯折横线,令该盒背部底缘连接一下盒底片; 一翻折横线,连接该下盒底片与一上盒底片; 一第二弯折横线,连接该上盒底片与一盒背叠合片; 一第三弯折横线,令该盒前部底缘连接一盒底叠合片; 一第四弯折横线,令该第二盒侧部底缘连接一第一盒底夹层片; 一第一翻折纵线,将该第一盒底夹层片与该下盒底片第一侧边连接; 一第一对折斜线,从该第四弯折横线与该第一翻折纵线的交会处向下形成于该第一盒底夹层片; 一第五弯折横线,令该盒侧叠合部底缘连接一第二盒底夹层片; 一第二翻折纵线,将该第二盒底夹层片与该下盒底片第二侧边连接;以及 一第二对折斜线,从该第五弯折横线与该第二翻折纵线的交会处向下形成于该第二盒底夹层片; 借此,弯折该第一弯折横线、该第三弯折横线、该第四弯折横线与该第五弯折横线,并对折该第一对折斜线与该第二对折斜线,且翻折该第一翻折纵线与该第二翻折纵线,而将该第一盒底夹层片与该第二盒底夹层片对折后翻折至该下盒底片上方,再翻折该翻折横线将该上盒底片压在该第一盒底夹层片与该第二盒底夹层片上方,另弯折该第二弯折横线让该盒背叠合片贴靠于该盒背部,最后弯折该第三弯折横线使得该盒底叠合片叠合于该上盒底片上方,进而构成多层式盒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包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体进一步具有: 一第六弯折横线,令该盒背部顶缘连接等腰三角形的第一盒盖片; 一第七弯折横线,相对该盒背部顶缘横贯形成于该盒前部; 一第一对折短斜线,从该第七弯折横线与该第一弯折纵线的交会处向上形成于该第一盒侧部; 一第二对折短斜线,从该第七弯折横线与该第二弯折纵线的交会处向上形成于该第二盒侧部; 一V形断开线,尖端处位于该第七弯折横线而横贯形成于该盒前部,致使该第一弯折纵线、该第七弯折横线与该V形断开线围绕出直角三角形的第二盒盖片,而由该第二弯折纵线、该第七弯折横线与该V形断开线围绕出直角三角形的第三盒盖片; 一第一断开短斜线,形成于该第一盒侧部,而自该V形断开线与第一弯折纵线的交会处向下至与该第一对折短斜线上端连接,而由该第一弯折纵线、该第一对折短斜线与该第一断开短斜线围绕出一第一盒侧叠合片; 一第二断开短斜线,形成于该第二盒侧部,而自该V形断开线与第二弯折纵线的交会处向下至与该第二对折短斜线上端连接,而由该第二弯折纵线、该第二对折短斜线与该第二断开短斜线围绕出一第二盒侧叠合片; 一弯折短横线,形成于该盒前部而位置高于该第七弯折横线;以及 一V形短断开线,两端分别连接于该弯折短横线的两端,而由该弯折短横线与该V形短断开线围绕出一弹性定位片; 借此,弯折该第六弯折横线、该第七弯折横线与该弯折短横线,且对折该第一对折短斜线与该第二对折短斜线,进而由该第一盒盖片、该第二盒盖片与该第三盒盖片构成具有V形插槽的盒盖部,且于盒盖部上方具有弹性定位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包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将一茶包挂标插置于该盒盖部的V形插槽,且以该弹性定位片定位该茶包挂标的顶端,该茶包挂标系于一形状左右对称的纸片以中心线做为对折纵线,而以一翻折横线连接一扣挂部与一内叠合部,而于该扣挂部与该内叠合部连接处的对折纵线上设有一吊牌穿槽,且沿着该内叠合部的轮廓线而于该扣挂部设有一对茶杯卡槽;借此,该茶包挂标可让茶包吊牌穿过该吊牌穿槽,而由该翻折横线让该扣挂部与该内叠合部翻折靠合,将茶包吊牌夹置在该扣挂部与该内叠合部之间,另借该对折纵线让该扣挂部与该内叠合部对折靠合而折叠成型,折叠成型后可借该对茶杯卡槽卡挂于茶杯的杯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包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包挂标进一步于该扣挂部相对该内叠合部的对边以一V形翻折线连接一形状左右对称的外叠合部,另进一步于该内叠合部相对该扣挂部的对边延伸出一形状左右对称的造型部。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包包装盒的茶包包装套组,其特征在于,是将一对茶包包装盒并设于一箍固箱内,而该茶包包装盒于一片状体具有: 一第一弯折纵线,连接一第一盒侧部与一盒前部,而该第一盒侧部具有一第一造型顶段; 一第二弯折纵线,连接该盒前部与一第二盒侧部,而该第二盒侧部具有一第二造型顶段; 一第三弯折纵线,连接该第二盒侧部与一盒背部; 一第四弯折纵线,连接该盒背部与一盒侧叠合部,且于该第四弯折纵线设有一穿槽,而令该第一盒侧部、该盒前部、该第二盒侧部、该盒背部与该盒侧叠合部的底缘齐平,并让该盒背部与该盒侧叠合部的顶缘低于该第一盒侧部、该盒前部与该第二盒侧部的顶缘;以及 一第五弯折纵线,令该第一盒侧部相对该穿槽连接一卡合部; 借此,弯折该第一弯折纵线、该第二弯折纵线、该第三弯折纵线、该第四弯折纵线与该第五弯折纵线,并将该卡合部插入该穿槽内,进而弯折卡合成下半段具有茶包容置空间而上半段具有造型的茶包包装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茶包包装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体进一步具有: 一第一弯折横线,令该盒背部底缘连接一下盒底片; 一翻折横线,连接该下盒底片与一上盒底片; 一第二弯折横线,连接该上盒底片与一盒背叠合片; 一第三弯折横线,令该盒前部底缘连接一盒底叠合片; 一第四弯折横线,令该第二盒侧部底缘连接一第一盒底夹层片; 一第一翻折纵线,将该第一盒底夹层片与该下盒底片第一侧边连接; 一第一对折斜线,从该第四弯折横线与该第一翻折纵线的交会处向下形成于该第一盒底夹层片; 一第五弯折横线,令该盒侧叠合部底缘连接一第二盒底夹层片; 一第二翻折纵线,将该第二盒底夹层片与该下盒底片第二侧边连接;以及 一第二对折斜线,从该第五弯折横线与该第二翻折纵线的交会处向下形成于该第二盒底夹层片; 借此,弯折该第一弯折横线、该第三弯折横线、该第四弯折横线与该第五弯折横线,并对折该第一对折斜线与该第二对折斜线,且翻折该第一翻折纵线与该第二翻折纵线,而将该第一盒底夹层片与该第二盒底夹层片对折后翻折至该下盒底片上方,再翻折该翻折横线将该上盒底片压在该第一盒底夹层片与该第二盒底夹层片上方,另弯折该第二弯折横线让该盒背叠合片贴靠于该盒背部,最后弯折该第三弯折横线使得该盒底叠合片叠合于该上盒底片上方,进而构成多层式盒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茶包包装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体进一步具有: 一第六弯折横线,令该盒背部顶缘连接等腰三角形的第一盒盖片; 一第七弯折横线,相对该盒背部顶缘横贯形成于该盒前部; 一第一对折短斜线,从该第七弯折横线与该第一弯折纵线的交会处向上形成于该第一盒侧部; 一第二对折短斜线,从该第七弯折横线与该第二弯折纵线的交会处向上形成于该第二盒侧部; 一V形断开线,尖端处位于该第七弯折横线而横贯形成于该盒前部,致使该第一弯折纵线、该第七弯折横线与该V形断开线围绕出直角三角形的第二盒盖片,而由该第二弯折纵线、该第七弯折横线与该V形断开线围绕出直角三角形的第三盒盖片; 一第一断开短斜线,形成于该第一盒侧部,而自该V形断开线与第一弯折纵线的交会处向下至与该第一对折短斜线上端连接,而由该第一弯折纵线、该第一对折短斜线与该第一断开短斜线围绕出一第一盒侧叠合片; 一第二断开短斜线,形成于该第二盒侧部,而自该V形断开线与第二弯折纵线的交会处向下至与该第二对折短斜线上端连接,而由该第二弯折纵线、该第二对折短斜线与该第二断开短斜线围绕出一第二盒侧叠合片; 一弯折短横线,形成于该盒前部而位置高于该第七弯折横线;以及一V形短断开线,两端分别连接于该弯折短横线的两端,而由该弯折短横线与该V形短断开线围绕出一弹性定位片; 借此,弯折该第六弯折横线、该第七弯折横线与该弯折短横线,且对折该第一对折短斜线与该第二对折短斜线,进而由该第一盒盖片、该第二盒盖片与该第三盒盖片构成具有V形插槽的盒盖部,且于盒盖部上方具有弹性定位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茶包包装套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将一茶包挂标插置于该盒盖部的V形插槽,且以该弹性定位片定位该茶包挂标的顶端,该茶包挂标系于一形状左右对称的纸片以中心线做为对折纵线,而以一翻折横线连接一扣挂部与一内叠合部,而于该扣挂部与该内叠合部连接处的对折纵线上设有一吊牌穿槽,且沿着该内叠合部的轮廓线而于该扣挂部设有一对茶杯卡槽;借此,该茶包挂标可让茶包吊牌穿过该吊牌穿槽,而由该翻折横线让该扣挂部与该内叠合部翻折靠合,将茶包吊牌夹置在该扣挂部与该内叠合部之间,另借该对折纵线让该扣挂部与该内叠合部对折靠合而折叠成型,折叠成型后可借该对茶杯卡槽卡挂于茶杯的杯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茶包包装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包挂标进一步于该扣挂部相对该内叠合部的对边以一V形翻折线连接一形状左右对称的外叠合部,另进一步于该内叠合部相对该扣挂部的对边延伸出一形状左右对称的造型部。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