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部分装配式桩托扶壁式挡土墙
专利名称: 一种部分装配式桩托扶壁式挡土墙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部分装配式桩托扶壁式挡土墙,属于挡土墙技术领域。所述下部异形柱固定于连系梁上的第二卡槽中,下部异形柱下部设置有底部垫板,且底部垫板通过螺栓与连系梁连接,所述上部异形柱下部设置有第一加劲肋,下部异形柱上部设置有第二加劲肋,且第一加劲肋和第二加劲肋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墙面板通过第一卡槽以及第三卡槽与上部异形柱以及下部异形柱连接,所述底板两端搭接在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上,所述第一底梁上设置有通长锚固于下部桩体的钢筋,通过采用预制构件进行现场装配的方式进行挡土墙的建造可以降低现场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周期,具有良好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甘肃;62
申请人: 兰州理工大学
发明人: 叶帅华;樊黎明;叶炜钠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4-24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26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334091.5
公开号: CN110055999A
代理机构: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陈娟
分类号: E02D29/02(2006.01);E;E02;E02D;E02D29
申请人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
主权项: 1.一种部分装配式桩托扶壁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上部异形柱(1)、下部异形柱(2)、墙面板(3)、高强纤维板材(4)、底板(5)、抗拔桩(6)、抗压桩(7)、底部垫板(8)、第一底梁(9)、第二底梁(10)、连系梁(11)、第一卡槽(12)、第二卡槽(13)、第三卡槽(14)、第一加劲肋(15)、第二加劲肋(16)、螺栓(17)、钢筋(18)和孔洞(19),所述下部异形柱(2)固定于连系梁(11)上的第二卡槽(13)中,下部异形柱(2)下部设置有底部垫板(8),且底部垫板(8)通过螺栓(17)与连系梁(11)连接,所述上部异形柱(1)下部设置有第一加劲肋(15),下部异形柱(2)上部设置有第二加劲肋(16),且第一加劲肋(15)和第二加劲肋(16)通过螺栓(17)固定连接,所述墙面板(3)通过第一卡槽(12)以及第三卡槽(14)与上部异形柱(1)以及下部异形柱(2)连接,所述底板(5)两端搭接在第一底梁(9)和第二底梁(10)上,所述第一底梁(9)上设置有钢筋(18),所述第一底梁(9)的下方设置有抗拔桩(6),且抗拔桩(6)关于第一底梁(9)轴线对齐,所述第二底梁(10)下方设置有抗压桩(7),且抗压桩(7)关于第二底梁(10)轴线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部分装配式桩托扶壁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异形柱(1)和下部异形柱(2)为钢筋混凝土异形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部分装配式桩托扶壁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异形柱(1)和下部异形柱(2)上设置有扶壁,且扶壁位于挡土墙无填土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部分装配式桩托扶壁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异形柱(1)和下部异形柱(2)中开设有孔洞(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部分装配式桩托扶壁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板(3)之间通过设置在填土一侧的施加过预应力的高强纤维板材(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部分装配式桩托扶壁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18)通过长锚固于抗拔桩(6)内,在张拉后用锚具锁死于上部异形柱(1)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部分装配式桩托扶壁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部分装配式桩托扶壁式挡土墙的操作步骤为:步骤一、放线及定位:先根据设计放线,确定抗拔桩(6)与抗压桩(7)的位置,再进行场地平整以便后续的施工; 步骤二、桩基础施工:按设计要求绑扎桩基础钢筋笼,在绑扎抗拔桩(6)钢筋笼时,按异形柱的孔洞(19)位置绑扎将作为预应力筋贯通异形柱孔洞的钢筋(18),吊装钢筋笼然后浇筑混凝土; 步骤三、连系梁施工:开挖基槽,在基槽中先施工第一底梁(9、第二底梁(10)以及连系梁(11),并在第一底梁(9)、连系梁(11)上预留第一卡槽(12)、第二卡槽(13),然后将螺栓(17)作为预埋件与连系梁(11)整体浇筑在一起,最后将梁与基槽中的剩余缝隙填埋; 步骤四、将下部带扶壁的下部异形柱(2)精准定位插入第二卡槽(13)中,使钢筋(18)穿过下部异形柱(2)的孔洞(19),并通过螺栓(17)将上部异形柱(1)和下部异形柱(2)固定于连系梁(11); 步骤五、将上部异形柱(1)按设计对接于下部异形柱(2)之上,使钢筋(18)穿过上部异形柱(1)的孔洞,并用螺栓(17)穿过第一加劲肋(15)和第二加劲肋(16)的螺栓孔将上部异形柱(1)和下部异形柱(2)栓接在一起; 步骤六、对贯通异形柱的钢筋(18)进行张拉后用锚具将钢筋(18)锁死于柱顶以增强异形柱的整体性; 步骤七、将墙面板(3)自下而上依次插入扶壁上的第三卡槽(14)中,并用结构胶填缝以保证墙面板(3)与上部异形柱(1)、下部异形柱(2)连接可靠; 步骤八、在墙面板(3)有填土一侧按“井”字型粘贴施加过预应力的高强纤维板材(4),以保证墙面板(3)之间连接可靠并有足够的抗弯能力; 步骤九、用水泥砂浆对墙面板(3)进行抹面平整; 步骤十、底板(5)四周搭接在第一底梁(9)以及第二底梁(10)上,通过在搭接缝中注入结构胶与其周围构件连接; 步骤十一、在挡土墙无扶壁一侧回填土体,分层压实至挡土墙顶部,并采用封锚或喷涂防腐涂料的方式对结构外露的锚具、螺栓(17)进行防腐蚀处理。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