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河道保洁船用分体式采收装置 |
摘要: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河道保洁船用分体式采收装置。该河道保洁船用分体式采收装置包括多个对水面漂浮物进行采收的采收扇和多个对采收到的所述水面漂浮物进行集中存放的采收仓,所述采收仓设置于与其对应的所述采收扇的后部,所述采收仓的内部与所述采收扇相连通,多个所述采收扇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相邻所述采收扇的前部边缘可转动地连接,相邻所述采收仓的相对侧壁之间设置有夹角,形成燕尾式槽状结构,所述采收扇和所述采收仓上均开设有若干漏水孔。本申请解决了采收装置采收漂浮物效果不佳、对采收到的漂浮物不易清理的技术问题。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发明人: |
王月玲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1-1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7-2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900455.9 |
公开号: |
CN209162783U |
代理机构: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文芳 |
分类号: |
E02B15/10(2006.01);E;E02;E02B;E02B15 |
申请人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
主权项: |
1.一种河道保洁船用分体式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对水面漂浮物进行采收的采收扇(1)和多个对采收到的所述水面漂浮物进行集中存放的采收仓(2),所述采收仓(2)设置于与其对应的所述采收扇(1)的后部,所述采收仓(2)的内部与所述采收扇(1)相连通,多个所述采收扇(1)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相邻所述采收扇(1)的前部边缘可转动地连接,相邻所述采收仓(2)的相对侧壁(203)之间设置有夹角,形成燕尾式槽状结构,所述采收扇(1)和所述采收仓(2)上均开设有若干漏水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保洁船用分体式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收扇(1)的前部为向外侧延伸扩大的敞口结构,所述采收扇(1)包括底板(101)、设置在所述底板(101)后部的背板(103)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102),所述底板(101)、所述背板(103)和所述侧板(102)上均开设有若干漏水孔(4),所述背板(103)的底部与所述敞口结构的顶部边缘连接,所述敞口结构的底部边缘与所述底板(101)的后部边缘连接,所述侧板(102)的后部与所述背板(103)和所述敞口结构的侧边缘连接,所述侧板(102)的底部与所述底板(101)的侧边缘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保洁船用分体式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口结构的两侧向外侧扩大的角度均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7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保洁船用分体式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收扇(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采收扇(1)的相邻侧板(102)之间通过多个合页(5)可转动地连接,两个所述采收扇以旋转轴为中心轴呈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保洁船用分体式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为梯形结构,所述底板(101)上的所述若干漏水孔(4)为梯形通孔,所述底板(101)由前至后向下方倾斜设置,所述底板(10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2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保洁船用分体式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03)、所述侧板(102)和所述采收仓(2)上的漏水孔(4)为矩形通孔,所述背板(103)、所述侧板(102)和所述采收仓(2)上的漏水孔(4)的宽边与长边的比值大于1:7,且小于1: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保洁船用分体式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收仓(2)包括仓体(201)和仓盖(202),所述仓盖(202)设置在所述仓体(201)的顶部,所述仓盖(202)的一侧边缘通过合页与所述背板(103)铰接,所述仓盖(202)的另一侧边缘与所述仓体(201)之间设置有用于锁死所述仓盖(202)的插销。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保洁船用分体式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保洁船用分体式采收装置还包括采收支架(3),所述采收支架(3)的一端与所述背板(103)连接,所述采收支架(3)的另一端可固定于保洁船的船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河道保洁船用分体式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收支架(3)与所述背板(103)之间连接位置的夹角为90°,所述采收支架(3)与所述背板(103)连接位置的宽度与所述背板(103)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3至1: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道保洁船用分体式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201)的高度与所述采收扇(1)的高度的比值范围为1:2至2:3,所述仓体(201)的长度与所述仓体(201)的高度的比例为1至1.85。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