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电动塞拉门公交车车体及电动塞拉门公交车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塞拉门公交车车体及公交车,包括车身、车身上设有用于安装单开电动塞拉门的第一门洞和用于安装双开电动塞拉门的第二门洞;第一门洞和第二门洞上方均设有机构安装部,用于安装电动塞拉门机构的吊架,吊架下方设有门框,门框内侧四周装有胶条或压紧条,门框上方设有用于稳定塞拉门门扇上端的平衡轮安装架,门框下方压紧条的一侧或两侧装有用于稳定门扇开启过程中的下部运动和关闭后门扇下端的摆臂安装架。本实用新型在车辆运动过程中较好地稳定门扇,结构设计合理、可靠,门洞附近不存在立柱,车门打开时向车体外进行塞拉运动,不影响车内乘客的站立,可有效提高车内的空间利用率,同时提高车体的密封性能并增强车体对噪声的屏蔽能力。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邱远红;王家富;刘建军;史翔;黄东盛;葛汉青;史旭东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0-2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7-2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762500.9 |
公开号: |
CN209159368U |
代理机构: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凤娇 |
分类号: |
B60J5/04(2006.01);B;B60;B60J;B60J5 |
申请人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苏虹东路288号 |
主权项: |
1.一种电动塞拉门公交车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1)、车身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单开电动塞拉门的第一门洞(2)和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双开电动塞拉门的第二门洞(3);第一门洞(2)和第二门洞(3)上方均设有机构安装部,用于安装电动塞拉门的机构吊架,吊架下方设有门框,门框内侧四周装有胶条或压紧条,门框上方设有用于稳定塞拉门门扇上端的平衡轮安装架,门框下方压紧条的一侧或两侧装有用于稳定门扇开启过程中的下部运动和关闭后门扇下端的摆臂安装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塞拉门公交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洞(2)的机构安装部分别装有单门右机构吊架(6)和单门左机构吊架(7),其均固定在第一门洞(2)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塞拉门公交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门右机构吊架(6)和单门左机构吊架(7)均为U形,在单门右机构吊架(6)和单门左机构吊架(7)的两侧各设置有3个折弯边,用于增强吊架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塞拉门公交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洞(2)的门框为第一门框(4),第一门框(4)内侧四周分别装有单门侧压紧条(8)、单门上压紧条(9)、单门下压紧条(10)、左侧胶条安装架(11),左侧胶条安装架(11)上装有胶条,当门扇关闭并内嵌进车体后,门扇外周的胶条会与四周压紧条及胶条相互压紧,形成4个内密封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塞拉门公交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框(4)上方设置的平衡轮安装架为单门平衡轮安装架(12),安装在第一门框(4)的右上方;所述第一门框(4)下方设置的摆臂安装架为单门摆臂安装架(13),单门摆臂安装架(13)安装在单门下压紧条(10)的右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塞拉门公交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洞(3)的机构安装部分别装有双门右机构吊架(14)和双门左机构吊架(15),其均固定在第二门洞(3)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塞拉门公交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门右机构吊架(14)和双门左机构吊架(15)均为U型吊架,两侧各设置有折弯边,折弯边处还设有加强筋,用于增强吊架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塞拉门公交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洞(3)的门框为第二门框(5),第二门框(5)内侧四周分别装有左侧门扇胶条压紧条(16)、右侧门扇胶条压紧条(17)、双门上压紧条(18)和双门下压紧条(19),当门扇关闭并内嵌进车体后,门扇外周的胶条会与四周压紧条相互压紧,形成4个内密封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塞拉门公交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框(5)上方设置的平衡轮安装架包括右平衡轮安装架(20)和左平衡轮安装架(21),分别安装在第二门框(5)的右上方和左上方;所述第二门框(5)下方设置的摆臂安装架包括右摆臂安装架(22)和左摆臂安装架(23),分别安装在双门下压紧条(18)的左、右两侧。 10.一种电动塞拉门公交车,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塞拉门公交车车体。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