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装配式圬工拱体的加固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新型装配式圬工拱体的加固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装配式圬工拱体的加固方法,其包括有以下步骤:a、预制混凝土拱块;b、将混凝土拱块沿着直线排列平铺整齐,以形成拱块直线阵列;c、于拱块直线阵列的上表面平铺FRP布,以获得柔性供体;d、浇筑砂浆保护层;e、浇筑左、右侧永久支座;f、固定放置左、右侧临时支座;g、安装左、右侧千斤顶;h、准备吊装;i、柔性供体起吊并形成拱圈;j、拆卸吊环螺栓;k、顶推拱圈到位;l、左、右侧千斤顶复位;m、重复步骤h‑步骤l以完成后续拱圈安装作业,直至所需拱圈均安装于旧有桥梁的桥面下方;n、拆除左、右侧临时支座。该加固方法能有效对旧有桥梁结构进行加工,施工过程便捷快速、耐久性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广东;44
申请人: 东莞理工学院
发明人: 郑愚;翁云尧;张黎飞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3-13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26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190428.X
公开号: CN110055905A
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肖平安
分类号: E01D22/00(2006.01);E;E01;E01D;E01D22
申请人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
主权项: 1.一种新型装配式圬工拱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具体的: a、预制混凝土拱块(111),混凝土拱块(11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混凝土拱块(111)的纵向截面呈等腰梯形形状且混凝土拱块(111)上端部的宽度值较下端部的宽度值大; b、将预制好的混凝土拱块(111)按照所需长度沿着直线排列平铺整齐,且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拱块(111)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拱块直线阵列(11);对于放置于起吊位置的混凝土拱块(111)而言,其内部预埋有金属螺纹套管(12),且金属螺纹套管(12)的上端外露于相应混凝土拱块(111)的上表面,各金属螺纹套管(12)的内部分别开设有朝上开口的内螺纹孔; c、于拱块直线阵列(11)的上表面平铺FRP布(13),拱块直线阵列(11)中的各混凝土拱块(111)的上表面分别与FRP布(13)固定连接,以获得柔性供体(1); d、于柔性供体(1)的上表面浇筑一层砂浆,以形成砂浆保护层(14),该砂浆保护层(14)位于柔性供体(1)的FRP布(13)的上表面; e、于旧有桥梁(8)的左侧桥墩右端侧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浇筑成型左侧永久支座(21),于旧有桥梁(8)的右侧桥墩左端侧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浇筑成型右侧永久支座(22),左侧永久支座(21)与旧有桥梁(8)的左侧桥墩浇筑成一体,右侧永久支座(22)与旧有桥梁(8)的右侧桥墩浇筑成一体;其中,左侧永久支座(21)设置有法线方向朝向右上方的左侧永久支承面(211),右侧永久支座(22)设置有法线方向朝向左上方的右侧永久支承面(221),且左侧永久支座(21)与右侧永久支座(22)左右正对布置; f、于左侧永久支座(21)的前端侧固定放置左侧临时支座(31),于右侧永久支座(22)的前端侧固定放置右侧临时支座(32),左侧临时支座(31)与右侧临时支座(32)左右正对布置,左侧临时支座(31)的后端面与左侧永久支座(21)的前端面接触且左侧临时支座(31)与左侧永久支座(21)之间装设有左侧抗剪键(41),右侧临时支座(32)的后端面与右侧永久支座(22)的前端面接触且右侧临时支座(32)与右侧永久支座(22)之间装设有右侧抗剪键(42);左侧临时支座(31)设置有与左侧永久支座(21)的左侧永久支承面(211)前后对齐的左侧临时支承面(311),右侧临时支座(32)设置有与右侧永久支座(22)的右侧永久支承面(221)前后对齐的右侧临时支承面(321); g、于左侧临时支座(31)安装前后水平动作的左侧千斤顶(51),于右侧临时支座(32)安装前后水平动作的右侧千斤顶(52); h、柔性供体(1)的各金属螺纹套管(12)分别旋入吊环螺栓(61),并于吊机的升降驱动端安装横梁(62),横梁(62)通过吊装绳缆(63)分别与柔性供体(1)的各吊环螺栓(61)连接; i、吊机起吊且柔性供体(1)被吊起,在此过程中,柔性供体(1)中的各混凝土拱块(111)在重力的作用下分别与相邻混凝土拱块(111)侧面逐渐贴合,吊起之后柔性供体(1)便自动形成呈拱形形状的拱圈(7);待柔性供体(1)被完全吊起且形成拱圈(7)后,将拱圈(7)的左端搭放于左侧临时支座(31)的左侧临时支承面(311)上且将拱圈(7)的右端搭放于右侧临时支座(32)的右侧临时支承面(321)上,拱圈(7)的左端部位于左侧千斤顶(51)的后端侧,拱圈(7)的右端部位于右侧千斤顶(52)的后端侧; j、待拱圈(7)搭放于左侧临时支座(31)与右侧临时支座(32)之间后,将拱圈(7)上的各吊环螺栓(61)拆卸下来并停止起吊动作; k、同步操作左侧千斤顶(51)、右侧千斤顶(52),左侧千斤顶(51)朝后顶推拱圈(7)的左端部并使得拱圈(7)的左端被推移至左侧永久支座(21)的左侧永久支承面(211)上,右侧千斤顶(52)朝后顶推拱圈(7)的右端部并使得拱圈(7)的右端被推移至右侧永久支座(22)的右侧永久支承面(221)上,拱圈(7)在左侧千斤顶(51)、右侧千斤顶(52)的同步作用下而被朝后推移至旧有桥梁(8)的桥面下方指定位置,且拱圈(7)的上端与旧有桥梁(8)的桥面下表面接触; l、待第一个拱圈(7)安装到位后,操作左侧千斤顶(51)、右侧千斤顶(52)并使得左侧千斤顶(51)、右侧千斤顶(52)复位至原始状态; m、重复步骤h-步骤l以完成后续拱圈(7)安装作业,直至所需拱圈(7)均安装于旧有桥梁(8)的桥面下方; n、待所有拱圈(7)安装完毕后,将左侧临时支座(31)与左侧永久支座(21)之间的左侧抗剪键(41)拆除以及将右侧临时支座(32)与右侧永久支座(22)之间的右侧抗剪键(42)拆除,最后再将左侧临时支座(31)、右侧临时支座(32)拆除,即完成旧有桥梁(8)加固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圬工拱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步骤c中,所述拱块直线阵列(11)中的各混凝土拱块(111)的上表面分别通过胶粘方式与所述FRP布(1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圬工拱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步骤c中,各所述混凝土拱块(111)与所述FRP布(13)胶粘固定连接所用的胶水为环氧树脂胶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圬工拱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步骤c中,所述拱块直线阵列(11)中的各混凝土拱块(111)分别通过螺接方式与所述FRP布(1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圬工拱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临时支座(31)的上表面与所述左侧永久支座(21)的上表面之间装设有左侧抗剪键(41),左侧临时支座(31)的右表面与左侧永久支座(21)的右表面之间也装设有左侧抗剪键(41); 所述右侧临时支座(32)的上表面与所述右侧永久支座(22)的上表面之间装设有右侧抗剪键(42),右侧临时支座(32)的左表面与右侧永久支座(22)的左表面之间也装设有右侧抗剪键(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圬工拱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抗剪键(41)包括有U型钢(43),左侧抗剪键(41)的U型钢(43)的前端部通过螺栓紧固于所述左侧临时支座(31),左侧抗剪键(41)的U型钢(43)的后端部通过螺栓紧固于所述左侧永久支座(21); 所述右侧抗剪键(42)也包括有U型钢(43),右侧抗剪键(42)的U型钢(43)的前端部通过螺栓紧固于所述右侧临时支座(32),右侧抗剪键(42)的U型钢(43)的后端部通过螺栓紧固于所述右侧永久支座(22)。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