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骑乘式大排量摩托车倒三角避震系统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骑乘式大排量摩托车倒三角避震系统,它解决了现有摩托车避震装置避震效果差、稳定性差的问题,其设置在摩托车车架前端上,且摩托车车架前端两侧均设有轮体,本系统包括避震架体,在避震架体两侧分别设有轮体座,避震架体下端两侧分别通过支撑架体和轮体座相连,且支撑架体位于上方的底部和避震架体下端铰接相连,支撑架体位于下方的角部和轮体座下端铰接相连,避震架体中部两侧分别通过调节架体和轮体座上端相连,且调节架体一端和避震架体铰接相连,另一端和轮体座上端相连,支撑架体上端通过避震器和支撑架体相连,且避震器穿设于调节架体内。本实用新型拥有避震效果好、稳定性高等优点。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浙江;33 |
申请人: |
浙江吉铭实业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梁维斌;林建荣;王伟;陈明智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1-0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7-2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842510.3 |
公开号: |
CN209159907U |
代理机构: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龙 |
分类号: |
B62K25/04(2006.01);B;B62;B62K;B62K25 |
申请人地址: |
318053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螺洋灵山西街588号 |
主权项: |
1.一种骑乘式大排量摩托车倒三角避震系统,设置在摩托车车架前端上,且所述的摩托车车架前端两侧均设有轮体(1),其特征在于,本系统包括和摩托车车架前端相连的避震架体(2),所述的避震架体(2)上端的宽度大小至下端的宽度大小逐渐变小,在避震架体(2)两侧分别对应设有轮体座(3),且所述的轮体(1)分别安装于轮体座(3)上,所述的避震架体(2)下端两侧分别通过呈具有对应设置的角部和底部的三角状且倾斜向下延伸设置的支撑架体(4)和轮体座(3)相连,且所述的支撑架体(4)位于上方的底部和避震架体(2)下端铰接相连,所述的支撑架体(4)位于下方的角部和轮体座(3)下端铰接相连,所述的避震架体(2)中部两侧分别通过呈叉形的调节架体(5)和轮体座(3)上端相连,且所述的调节架体(5)一端和避震架体(2)铰接相连,另一端通过轮体角度调节结构(6)和轮体座(3)上端相连,所述的支撑架体(4)上端通过倾斜设置的避震器(7)和支撑架体(4)相连,且所述的避震器(7)穿设于调节架体(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大排量摩托车倒三角避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体角度调节结构(6)包括设置在轮体座(3)和调节架体(5)一端之间的连接球头组件(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骑乘式大排量摩托车倒三角避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球头组件(61)包括设置在轮体座(3)上的球头体(62),所述的球头体(62)周向外围转动设有转动套体(64),所述的转动套体(64)一端连接有调节螺栓(65),且所述的调节螺栓(65)穿设于调节架体(5)上,且所述的调节架体(5)内侧设有与调节螺栓(65)螺纹相连的调节螺母(6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骑乘式大排量摩托车倒三角避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避震架体(2)两侧分别通过悬架调节杆(8)和轮体座(3)上端相连,且所述的悬架调节杆(8)一端和避震架体(2)铰接,另一端和轮体座(3)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骑乘式大排量摩托车倒三角避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架调节杆(8)包括两根对应设置的铰接杆(81),所述的铰接杆(81)分别和避震架体(2)或轮体座(3)相连,所述的铰接杆(81)之间连接调节套管(82),且所述的铰接杆(81)分别和调节套管(82)螺纹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骑乘式大排量摩托车倒三角避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避震架体(2)包括两个前后对应设置的避震框体(21),所述的避震框体(21)之间通过连接杆(22)相连,且所述的避震框体(21)呈具有长平行边和短平行边的倒梯形结构,所述的避震框体(21)位于下方的短平行边分别朝向外侧延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大排量摩托车倒三角避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体(4)靠近底部的一端两侧设有的加强杆(41)。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