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车辆前部构造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前部构造,具备:下吸能器(20),设置于车辆前部的下部,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较长;和一个以上的耐载荷构件(50、60),配置于所述下吸能器(20)的后方,为了承接从所述下吸能器(20)传递的载荷而紧固连结于所述下吸能器(20),在所述下吸能器(2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强化部(32),所述强化部(32)形为向车辆上方凸出的上凸部(34u)与向车辆下方凸出的下凸部(34d)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交替地相连的截面大致波形状。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日本;JP |
申请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发明人: |
山谷麻美子;畠政利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09-27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4-2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1129520.7 |
公开号: |
CN109664851A |
代理机构: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分类号: |
B60R19/18(2006.01);B;B60;B60R;B60R19 |
申请人地址: |
日本爱知县丰田市 |
主权项: |
1.一种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下吸能器,设置于车辆前部的下部,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较长;和 一个以上的耐载荷构件,配置于所述下吸能器的后方,为了承接从所述下吸能器传递的载荷而紧固连结于所述下吸能器, 在所述下吸能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强化部, 所述强化部为向车辆上方凸出的上凸部与向车辆下方凸出的下凸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交替地相连的截面大致波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吸能器伸出至比所述耐载荷构件靠宽度方向外侧处, 所述下吸能器与所述耐载荷构件在比所述耐载荷构件靠宽度方向外侧位置处紧固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托架,该托架固定于所述耐载荷构件并且紧固连结于所述下吸能器, 所述下吸能器具有与所述托架的前端面正对的抵接壁。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强化部的所述上凸部及所述下凸部从所述下吸能器与所述耐载荷构件之间的紧固连结部朝向所述下吸能器的前端呈大致放射状地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吸能器包含中央下吸能器和位于所述中央下吸能器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一对端部下吸能器, 所述中央下吸能器的上表面是平坦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吸能器包括中央下吸能器和位于所述中央下吸能器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一对端部下吸能器, 所述耐载荷构件包括: 中央耐载荷构件,位于所述中央下吸能器的后方并紧固连结于所述中央下吸能器;和 一对端部耐载荷构件,位于所述端部下吸能器的后方并紧固连结于所述端部下吸能器, 所述端部下吸能器相比所述端部耐载荷构件向宽度方向外侧伸出,并且在其整体设置有所述强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吸能器的设置高度处的车辆前端的外观设计面相比该外观设计面中的最向水平方向外侧突出的最突出部位于车辆后方。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