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沥青混合料抗折电磁自愈合实验夹具的使用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抗折电磁自愈合实验夹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夹具的下压头开口对准抗折实验仪的两个抗折实验仪器压头放置,将上下包围盒撑开至可将沥青混合料试件从侧面放入的宽度,将沥青混合料抗折试件放入下包围盒和辅下包围盒与上包围盒和辅上包围盒中,此时试件与抗折实验仪器压头接触同时与下包围盒和辅下包围盒底部不接触,将夹具撑开,此时试件与夹具不接触,无围压,本发明试验方法通过间断加热,避免了进行沥青混合料抗折自愈合实验在对长方体试件进行压断后自愈合时,试件中部温度过高,影响实验结果的精确性问题;也避免了难以在同一模具中反复进行愈合试验,影响实验便捷性问题。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安徽;34 |
申请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发明人: |
王芳;李天豪;芦川;闫禹佳;马志平;陶明霞;韦璐;郝英奇;朱鑫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1-17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4-2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043881.8 |
公开号: |
CN109668778A |
代理机构: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娟 |
分类号: |
G01N3/04(2006.01);G;G01;G01N;G01N3 |
申请人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紫云路292号 |
主权项: |
1.一种沥青混合料抗折电磁自愈合实验夹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夹具的下压头开口(6)对准抗折实验仪的两个抗折实验仪器压头(11)放置,将上下包围盒撑开至可将沥青混合料试件从侧面放入的宽度,将沥青混合料抗折试件放入下包围盒(1)和辅下包围盒(101)与上包围盒2和辅上包围盒(201)中,此时试件与抗折实验仪器压头(11)接触同时与下包围盒(1)和辅下包围盒(101)底部不接触; 步骤二:将夹具撑开,此时试件与夹具不接触,无围压,将仪器的上压头下降至接触试件的上表面位置,开始抗折实验,直至试件断裂触发自闭和装置实现夹具自动闭和; 步骤三:将夹具从仪器上取下,将顶端盖板(13)盖上,将断面位置放置在环形电磁感应线圈(12)中,进行间断加热至试件表面依次达到50℃、60℃、75℃、90℃,加热时间为T1,间断时间为T2,T1+T2为一个周期,重复加热x个周期直至试件自愈合; 步骤四:将自愈合过的试件连带夹具一起在放置在下压头上,撑开夹具再次进行抗折实验直至试件断裂;重复步骤二至和步骤四,直至试件老化不可再愈合; 步骤五:对沥青混合料弯折实验试件进行15℃下的第n次抗折实验,破坏强度为Nn,然后通过电磁感应设备加热至试件表面依次达到达到50℃、60℃、75℃、90℃,待其恢复到15℃的恒温条件下再进行第n+1次抗折实验,破坏强度为Nn+1,定义Nn与Nn+1的比值为愈合率H,用以评价小梁试件在感应加热前后的裂缝愈合情况,即H=(Nn/Nn+1)×100%,当愈合率H低于50%时,即H<50%时,即可将试件视为已经不可再愈合,即可停止实验; 步骤六:自愈合次数n次为该沥青混合料的极限自愈合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合料抗折电磁自愈合实验夹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夹具撑开包括以下步骤: 1)撑开板(5)转动至竖直状态,使得撑开板(5)的顶端抵住支撑板(7)的底端,夹具通过撑开板(5)和支撑板(7)撑开; 2)转动横向自动闭合触发杆(14),至其末端抵住抵压板(21),此时试件与夹具不接触,无围压; 3)将上方的抗折实验仪器压头(11)下降至穿过上压头开口(601),抗折实验仪器压头(11)接触试件的上表面位置,开始抗折实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合料抗折电磁自愈合实验夹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实现抗折实验夹具自动闭和包括以下步骤: 1)试件中部受到向下压力,两端受到向上压力,当试件断裂后,试件的两端翘起,试件的两端将试件接触端(10)向上推动,触发板(4)转动; 2)触发板(4)转动时推动撑开板(5),撑开板(5)偏离竖直位置后,离开支撑板(7)的底端,闭合夹紧弹簧(3)将下包围盒(1)和辅下包围盒(101)与上包围盒(2)和辅上包围盒(201)拉至闭合; 3)触发固定板(22)推动横向自动闭合触发杆(14),横向自动闭合触发杆(14)转动偏离水平位置,横向闭合夹紧弹簧(301)将下包围盒(1)和辅下包围盒(101)拉至闭合,下包围盒(1)和辅下包围盒(101)通过横向闭合夹紧弹簧(301)带动上包围盒(2)和辅上包围盒(201)闭合。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