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食品加工自动装粒装置
专利名称: 一种食品加工自动装粒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自动装粒装置,工作台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对称安装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的顶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减速机与第一减速机的转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转辊,转辊上通过键转动连接第一主轴,第一主轴贯穿两个固定板通过键与第一从动轮转动连接,且第一从动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主动轮活动连接,从而当开启第一电机时,第一电机带动第一减速机转动,进而通过第一主动轮带动第一从动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主轴带动转辊转动,转辊通过与若干导辊配合将包装袋涨紧,从而带动包装袋移动,进而保证了食品自动装粒的顺利进行。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安徽;34
申请人: 江川
发明人: 江川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1-14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4-26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031972.X
公开号: CN109677656A
代理机构: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胡剑辉
分类号: B65B9/20(2012.01);B;B65;B65B;B65B9
申请人地址: 231400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青草镇沙铺村张冲组14号
主权项: 1.一种食品加工自动装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箱体(2)、工作台(3)、控制柜(4)、固定板(5)、第一皮带(6)、第一电机(7)、第一减速机(8)、第一主动轮(9)、第一从动轮(10)、第一主轴(11)、转辊(12)、导辊(13)、包装袋(14)、转盘(15)、支撑柱(16)、弹簧(17)、支撑板(18)、上料口(19)、第一引管(20)、第二引管(21)、出料口(22)、压块(23)、密封机构(24)、裁切机构(25)、第二主轴(26)、第一齿轮(27)、第二齿轮(28)、传动轴(29)、第二减速机(30)和第二电机(31),工作台(3)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对称安装有固定板(5),两个固定板(5)的顶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减速机(8)与第一减速机(8)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一减速机(8)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板(5)的上端,且第一减速机(8)的输出轴通过键转动连接有第一主动轮(9),且第一主动轮(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从动轮(10),第一从动轮(10)与第一主动轮(9)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一皮带(6),第一从动轮(10)通过键转动连接有第一主轴(11),第一主轴(11)贯穿两个固定板(5),向固定板(5)的一侧延伸,且第一主轴(11)上等间距设置有两个转辊(12),两个转辊(12)均通过键与第一主轴(11)转动连接,两个转辊(12)被两个固定板(5)隔开,第一主轴(11)为转辊(12)提供支撑力,同时第一主轴(11)通过与第一主动轮(9)活动连接,两个固定板(5)的一端均通过螺纹孔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导辊(13),若干导辊(13)呈平行设置,且若干导辊(13)与转辊(12)配合将设置在若干导辊(13)与转辊(12)之间的包装袋(14)涨紧; 转盘(15)的底端沿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通孔,若干通孔成对设置,且若干通孔的底端均焊接固定有支撑柱(16),支撑柱(16)外设置有弹簧(17),支撑柱(16)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18),支撑板(18)上沿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圆孔,且若干圆孔与支撑柱(16)的直径相适配,上料口(19)的底端连通有第一引管(20),且第一引管(20)与转盘(15)上设置的通孔连通,支撑板(18)的底端一侧设置有出料口(22),出料口(22)通过螺栓与机架(1)固定连接,且出料口(22)的上端连通有第二引管(21),第二引管(21)的上端与支撑板(18)上设置的若干圆孔连通,转盘(15)的下表面中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主轴(26),且第二主轴(26)的底端通过键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27); 出料口(22)的底端焊接固定有压块(23),密封机构(24)包括第一安装板(241)、第一密封辊(242)、第二密封辊(243)、传动轮(244)、第三齿轮(245)和第四齿轮(246),第一安装板(241)通过螺栓与箱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且第一安装板(241)内等间距设置有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贯穿第一安装板(241)通过键与第一密封辊(242)转动连接,且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键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245),第三齿轮(245)与第一密封辊(242)之间设置有传动轮(244),传动轮(244)通过键与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传动轮(244)通过螺栓第三皮带与第三电机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贯穿第一安装板(241)通过键转动连接有第二密封辊(243)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键转动连接有第四齿轮(246),第四齿轮(246)与第三齿轮(245)外啮合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自动装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箱体(2),且机架(1)的上表现通过螺栓螺栓水平安装有工作台(3),工作台(3)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控制柜(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自动装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5)为一端设置有开口的圆筒状结构,支撑柱(16)为圆柱状结构,弹簧(17)的顶端与转盘(15)的底端焊接固定,且弹簧(17)的底端与支撑柱(16)的底端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自动装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口(19)通过支撑架与工作台(3)固定连接,且上料口(19)呈V形结构,第一引管(20)的数量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自动装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轴(26)与支撑板(18)之间设置有套筒,套筒与支撑板(18)紧配合安装,且套筒与第二主轴(26)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自动装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27)与第二齿轮(28)外啮合传动,第二齿轮(28)通过键与传动轴(29)转动连接,传动轴(29)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减速机(30),第二减速机(30)的输出轴贯穿第二减速机(30)通过键转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轮,第二从动轮通过第二皮带(32)与第二主动轮转动连接,且第二主动轮通过键与第二电机(31)的输出轴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自动装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辊(243)和第一密封辊(242)的外端均设置有若干密封齿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自动装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24)的底端设置有裁切机构(25),裁切机构(25)包括第二安装板(251)、第三安装板(252)、支撑轴(253)、气缸(254)、伸缩杆(255)、移动块(256)、连杆(257)和支撑块(258),第二安装板(251)通过螺栓与箱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且第二安装板(251)的一端通过螺栓对称安装有第三安装板(252),两个第三安装板(252)的外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气缸(254),气缸(254)的一端设置有伸缩杆(255),伸缩杆(255)位于两个支撑轴(253)之间,且伸缩杆(255)贯穿第三安装板(252)向第二安装板(251)的中心线方向延伸,伸缩杆(255)的一端通过螺纹孔固定安装有支撑块(258),支撑块(258)的两端通过螺纹孔对称安装有连杆(257),连杆(257)贯穿支撑块(258)通过螺纹孔与移动块(256)固定连接,两个移动块(256)相向一侧内壁上均焊接固定有刀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自动装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板(252)之间水平安装有两个支撑轴(253),两个支撑轴(253)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孔与两个第三安装板(252)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自动装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自动装粒装置使用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第一步,将工作台(3)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对称安装固定板(5),在固定板(5)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与第一减速机(8)转动连接,将第一减速机(8)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板(5)的上端,且第一减速机(8)的输出轴通过键转动连接有第一主动轮(9),第一从动轮(10)与第一主动轮(9)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一皮带(6),第一从动轮(10)通过键转动连接第一主轴(11),第一主轴(11)上等间距设置有两个转辊(12),两个转辊(12)均通过键与第一主轴(11)转动连接,使得两个转辊(12)被两个固定板(5)隔开; 第二步,在两个固定板(5)的一端通过螺纹孔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导辊(13),使得若干导辊(13)呈平行设置,且若干导辊(13)与转辊(12)配合将设置在若干导辊(13)与转辊(12)之间的包装袋(14)涨紧,使得包装袋(14)随且若干导辊(13)与转辊(12)一起转动; 第三步,在若干导辊(13)的正下方设置有转盘(15),将转盘(15)上设置的若干通孔底端焊接固定支撑柱(16),并在支撑柱(16)外设置弹簧(17),将弹簧(17)的顶端与转盘(15)的底端焊接固定,且弹簧(17)的底端与支撑柱(16)的底端焊接固定,在转盘(15)的下表面中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二主轴(26),第二主轴(26)的底端贯穿支撑板(18)并通过键转动连接第一齿轮(27),第一齿轮(27)与第二齿轮(28)外啮合传动,第二齿轮(28)通过键与传动轴(29)转动连接,第二减速机(30)的输出轴通过键转动连接第二从动轮,第二从动轮通过第二皮带(32)与第二主动轮转动连接,且第二主动轮通过键与第二电机(31)的输出轴转动连接; 第四步,在转盘(15)的上端设置上料口(19),上料口(19)通过支撑架与工作台(3)固定连接,上料口(19)的底端连通有第一引管(20),且第一引管(20)与转盘(15)上设置的通孔连通,将出料口(22)通过螺栓与机架(1)固定连接,第二引管(21)的上端与支撑板(18)上设置的若干圆孔连通; 第五步,在第一安装板(241)内等间距设置有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使得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贯穿第一安装板(241)通过键与第一密封辊(242)转动连接,且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键转动连接第三齿轮(245),在第三齿轮(245)与第一密封辊(242)之间设置传动轮(244),传动轮(244)通过键与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传动轮(244)通过螺栓第三皮带与第三电机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贯穿第一安装板(241)通过键转动连接第二密封辊(243),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键转动连接有第四齿轮(246),第四齿轮(246)与第三齿轮(245)外啮合传动; 第六步,在两个第三安装板(252)的外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气缸(254),气缸(254)的一端设置有伸缩杆(255),使得伸缩杆(255)贯穿第三安装板(252)向第二安装板(251)的中心线方向延伸,伸缩杆(255)的一端通过螺纹孔固定安装支撑块(258),支撑块(258)的两端通过螺纹孔对称安装有连杆(257),连杆(257)贯穿支撑块(258)通过螺纹孔与移动块(256)固定连接。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