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基坑内的砼支护桩系统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内的砼支护桩系统,包括多种形状的砼支护桩,基坑相邻的两侧边构成锐角或直角时,在此夹角的外侧设置有水平截面为圆形的第一砼支护桩;基坑相邻的两侧边构成钝角时,在此夹角的外侧设置有水平截面为多边形的第二砼支护桩,基坑的夹角与多边形的边相对设置;基坑为平滑处设置第三砼支护桩,第三砼支护桩靠近土层一侧的宽度不小于远离基坑的一侧。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基坑边缘的形状来设置不同截面图形的砼支护桩,这样可以在使用较少材料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防护。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安徽;34 |
申请人: |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
发明人: |
郭杨;吴平;费广清;柯宅邦;高坤;杨大顺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04-1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4-2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0565010.3 |
公开号: |
CN208777315U |
代理机构: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挺 |
分类号: |
E02D17/04(2006.01);E;E02;E02D;E02D17 |
申请人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山湖路567号 |
主权项: |
1.一种基坑内的砼支护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种形状的砼支护桩(1),基坑(4)相邻的两侧边构成锐角或直角时,在此夹角的外侧设置有水平截面为圆形的第一砼支护桩(101);基坑(4)相邻的两侧边构成钝角时,在此夹角的外侧设置有水平截面为多边形的第二砼支护桩(102),基坑(4)的夹角与多边形的边相对设置;基坑(4)为平滑处设置第三砼支护桩(103),第三砼支护桩(103)靠近土层一侧的宽度不小于远离基坑(4)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内的砼支护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砼支护桩(102)和第三砼支护桩(103)的外边缘为平滑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内的砼支护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砼支护桩(103)上表面为梯形部(11)和弧形部(12)的结合,所述梯形部(11)的上底边用与两侧边相切的弧形部(12)替换,下底边靠近土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内的砼支护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4)拐角处砼支护桩(1)的密度大于平滑处的砼支护桩(1)的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内的砼支护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砼支护桩(1)在高度方向上,上部为玄武岩纤维混凝土(14),下部为水泥混凝土(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坑内的砼支护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纤维混凝土(14)的高度范围为0.8-1.2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坑内的砼支护桩系统,其特征在于,砼支护桩(1)包括玄武岩纤维配筋(2),所述砼支护桩(1)外边缘形状发生变化处均设置有玄武岩纤维配筋(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坑内的砼支护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砼支护桩(1)靠近土层处的玄武岩纤维配筋(2)的密度大于远离土层的任意位置的浓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坑内的砼支护桩系统,其特征在于,砼支护桩(1)还包括钢配筋(3),所述玄武岩纤维配筋(2)和钢配筋(3)交替设置,弧形处均设置玄武岩纤维配筋(2)。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