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船舶登记制度研究及我国的对策
论文题名: 船舶登记制度研究及我国的对策
关键词: 船舶国籍;真正联系;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移籍和对策
摘要: 该文采用法理分析的方法对船舶国籍、船舶登记条件和"真正联系"的含义进行分析研究,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讨论封闭登记制度、开放登记制度和第二船舶登记制度的特点及其对世界航运的影响;比较借鉴美国、日本、欧洲诸国发展该国商船队和完善船舶登记制度的先进经验;最后,从法理和海运政策的角度探讨中国船舶登记制度的不足和完善措施.目的是结合国际国内船舶登记实践,研究船舶登记制度的基本问题,反思中国的船舶登记制度,探讨完善中国船舶登记制度的对策,为中国海运决策提供参考.该文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对船舶登记条件和"真正联系"的法理分析.包括对《1958年公海公约》、《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法院的案例判决、新的航运实践下的"真正联系"等的分析.(2)新的船舶登记制度在国际上的发展和特征,尤其是以挪威国际船舶登记制度(NIS)为代表的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对中国的启示.(3)中国船舶登记制度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中国商船队的对策以及完善中国船舶登记制度的措施等.该文全面分析了"真正联系"的内涵,得出结论:船舶与船旗国之间的"真正联系"没有单一的或强制的标准,一国自主决定如何确保其与船舶之间的联系是真正的.一般而言,可通过所有权、配员、管理或其他途径而达到."真正联系"应是一种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可有可无的联系,登记这一事实在该国与其船舶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该种联系被假定为是真正的,有效的管辖与控制是表明这种真正联系的主要途径.该文针对中国船舶登记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中国的航运实践,反驳了"在中国实行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观点,提出中国无实施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必要,而是应对原有的船舶登记制度予以改革和完善;如船舶税费和融资体制改革,船舶登记的公信力建设,船舶异议登记的建立和船舶价值登记、技术登记和在建船舶所有权登记的改革等.
作者: 艾亚钊
专业: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导师: 郝勇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年度: 2004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