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硅酸盐高孔隙度人造岩心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硅酸盐高孔隙度人造岩心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酸盐高孔隙度人造岩心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制备方法为:将聚合物分散液和水玻璃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1的比例混合,升温至40‑50℃,静置4‑6h,形成凝胶状物;将凝胶状物降温至‑50℃,冻结成冰块;将冰块真空干燥,得硬海绵状固体;将硬海绵状固体升温至500‑600℃,恒温2h,得人造岩石块,即一种硅酸盐高孔隙度人造岩心。本发明产生的岩心中孔隙大小和天然岩心中的孔隙大小接近,但在单位体积内存在的孔隙数量要比天然岩心要更多,便于快速观察外来物质在孔隙中的通过、吸附等现象。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陕西科技大学
发明人: 李培枝;王江涛;杨晓武;李志刚;沈志峰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1900-01-20T02:00:00+0805
发布日期: 1900-01-20T08:00:00+0805
申请号: CN202010002661.3
公开号: CN111122270A
代理机构: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秦芳
分类号: G01N1/28;G01N1/42;G01N1/44;C04B35/14;C04B35/622;C04B38/06;G;C;G01;C04;G01N;C04B;G01N1;C04B35;C04B38;G01N1/28;G01N1/42;G01N1/44;C04B35/14;C04B35/622;C04B38/06
申请人地址: 710021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城
主权项: 1.一种硅酸盐高孔隙度人造岩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聚合物分散液和水玻璃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1的比例混合,升温至40-50℃,静置4-6h,形成凝胶状物;将凝胶状物降温至-50℃,冻结成冰块;将冰块真空干燥,得硬海绵状固体;将硬海绵状固体升温至500-600℃,恒温2h,得人造岩石块,即一种硅酸盐高孔隙度人造岩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酸盐高孔隙度人造岩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富含羟基的聚合物6-8份,倒入100份用于溶解聚合物的碱性溶液中,室温下静置8-12h后搅拌3min,形成聚合物分散液;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聚合物分散液和水玻璃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1的比例混合,升温至40-50℃,静置4-6h,形成凝胶状物; 步骤三,将上述凝胶状物取出,用冷阱降温至-50℃,冻结成冰块,将冰块在3-5Pa的真空环境中干燥,得硬海绵状固体; 步骤四,将上述硬海绵状固体置于马弗炉中,升温至500-600℃,恒温2h,得人造岩石块; 步骤五,将上述人造岩石块根据需要钻取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岩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酸盐高孔隙度人造岩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富含羟基的聚合物包括聚乙烯醇1799、聚乙烯醇2499或大米;所述用于溶解聚合物的碱性溶液是指质量分数7%NaOH,质量分数12%尿素的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硅酸盐高孔隙度人造岩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玻璃溶液是指波美度为30-36度的水玻璃溶液。 5.如权利要求1-4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一种硅酸盐高孔隙度人造岩心。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