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蜗杆传动的连接解锁机构
专利名称: 一种基于蜗杆传动的连接解锁机构
摘要: 一种基于蜗杆传动的连接解锁机构,属于航天机械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火工分离装置只能使用一次,其做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冲击,且火工品爆炸后所释放出的化学气体具有污染性的问题。螺杆同时穿装在两个连接板上,且螺杆的一端与蜗轮同轴非自锁螺纹连接,螺杆的另一端与加载螺母螺纹连接,两个连接板通过蜗轮及加载螺母实现紧密接触,所述蜗杆、所述蜗轮及所述电磁铁均布置在第一连接板的一侧,且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蜗杆的一端固设有凸起,电磁铁内的衔铁伸出状态下与所述凸起配合实现对蜗杆的周向限位。利用电磁铁替代火工品作为触发器,降低解锁冲击,无燃烧烟气污染,可重复利用性强。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发明人: 杨飞;岳洪浩;潘雪婷;邓宗全;田昀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1900-01-20T06:00:00+0805
发布日期: 1900-01-20T00:00:00+0805
申请号: CN202010009943.6
公开号: CN111071495A
代理机构: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景祥
分类号: B64G1/64;B;B64;B64G;B64G1;B64G1/64
申请人地址: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蜗杆传动的连接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螺杆(3)、加载螺母(4)、蜗轮(5)、蜗杆(6)及电磁铁(7),所述螺杆(3)同时穿装在两个连接板上,且螺杆(3)的一端与蜗轮(5)同轴非自锁螺纹连接,螺杆(3)的另一端与加载螺母(4)螺纹连接,两个连接板通过蜗轮(5)及加载螺母(4)实现紧密接触,所述蜗杆(6)、所述蜗轮(5)及所述电磁铁(7)均布置在第一连接板(1)的一侧,且所述蜗杆(6)与所述蜗轮(5)啮合,蜗杆(6)的一端固设有凸起(8),电磁铁(7)内的衔铁(7-1)伸出状态下与所述凸起(8)配合实现对蜗杆(6)的周向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蜗杆传动的连接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蜗轮(5)与蜗杆(6)的外部同时罩设有壳体(9),且同时通过壳体(9)布置在第一连接板(1)的一侧,其中蜗轮(5)的一端部与壳体(9)之间、蜗轮(5)的另一端面与第一连接板(1)之间以及蜗杆(6)的两端部与壳体(9)之间分别通过轴承(10)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蜗杆传动的连接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蜗轮(5)的一端部与壳体(9)之间以及蜗杆(6)的两端部与壳体(9)之间的轴承(10)均为滚针轴承,蜗轮(5)的另一端面与第一连接板(1)之间的轴承(10)为推力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蜗杆传动的连接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螺杆(3)与第一连接板(1)之间套设有连接套筒(11),且连接套筒(11)的一端卡设在第一连接板(1)的一侧面,所述推力轴承位于蜗轮(5)的另一端面与连接套筒(1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蜗杆传动的连接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接套筒(11)的内圈横截面为六边形结构,螺杆(3)上与连接套筒(11)配合连接的部分为六棱柱段。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基于蜗杆传动的连接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螺杆(3)与连接套筒(11)之间以及螺杆(3)与第二连接板(2)这间均为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一种基于蜗杆传动的连接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螺杆(3)上与蜗轮(5)配合的表面加工为多线大升角梯形非自锁螺纹,与加载螺母(4)配合的表面加工为细牙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蜗杆传动的连接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及所述连接套筒(11)分别通过螺钉固装在第一连接板(1)上。 9.根据权利要求2、3、4、5或8所述的一种基于蜗杆传动的连接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蜗杆(6)一端的壳体(9)为开口结构,其上固装有U形端盖(12),所述凸起(8)伸出U形端盖(12)外部,且衔铁(7-1)通过U形端盖(12)的开口端与所述凸起(8)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蜗杆传动的连接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6)为多头蜗杆。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