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风电塔架桩基础及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地基基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风电塔架桩基础及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设置在边坡为阶梯状的基坑下的基桩、设置在基坑底上表面的电机组塔架基础承台、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风电机组塔架基础承台四周的第一层回填土、暗散水、第二层回填土和地表覆土层构成。本发明在较大范围内对基础进行多道防水保护,降低了地基浸水可能,减少资源耗费,降低风电塔架地基基础投资。本发明通过多道防水,消除湿陷因素,安全经济。本发明恢复了地表,保护了环境。本发明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材料,节约资源。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申请人: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徐翔;王迎春;赵伟;田伟辉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1900-01-20T17:00:00+0805 |
发布日期: |
1900-01-20T08:00:00+0805 |
申请号: |
CN202010095874.5 |
公开号: |
CN111119226A |
代理机构: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卫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17/02;E02D27/12;E02D27/14;E02D31/02;E;E02;E02D;E02D27;E02D17;E02D31;E02D27/42;E02D17/02;E02D27/12;E02D27/14;E02D31/02 |
申请人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丈八东路18号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权项: |
1.一种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风电塔架桩基础,至少包括基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电机组塔架基础承台(1)、第二层回填土(3)、暗散水(5)、第一层回填土(7)和基桩(9);所述基坑的基坑边坡(4)为阶梯状;所述的基桩(9)设置在基坑的基坑底(8)下部,基桩(9)顶部与基坑底(8)表面平齐;所述风电机组塔架基础(1)连接在基坑底(8)上;所述第一层回填土(7)、暗散水(5)、第二层回填土(3)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风电机组塔架基础承台(1)四周;所述风电机组塔架基础承台(1)底部承台上表面具有向外向下的坡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风电塔架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电机组塔架基础承台(1)是从下至上依次由矮圆柱体、锥台和小圆柱体构成的钢筋混凝土一体结构;所述的暗散水(5)的上表面与锥台底边缘齐平,且暗散水(5)与风电机组塔架基础承台(1)之间设置有间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风电塔架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坑底呈圆形且基坑边坡(4)坡比为1:0.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风电塔架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层回填土(7)是灰土或水泥土,且压实系数不小于0.95;所述的第二层回填土(3)是压实系数不小于0.95,且干密度不小于18kN/m3的素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风电塔架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的基坑边坡(4)采用两级阶梯,两级基坑边坡(4)之间设置有平台,所述的暗散水(5)设置在所述平台上。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风电塔架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暗散水(5)采用C10素混凝土浇筑而成,暗散水(5)的厚度为90~200mm、宽度为2~4m;沿暗散水(5)环向间隔设置有伸缩缝且暗散水(5)上表面具有向外向下4~7%的坡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风电塔架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层回填土(7)和第二层回填土(3)上表面均具有向基础外侧4~7%的坡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风电塔架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底(8)的边缘距风电机组塔架基础承台(1)的底部边缘0.6~1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风电塔架桩基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表覆土层(2);所述的地表覆土层(2)设置在第二层回填土(3)上,所述的地表覆土层(2)的厚度为0.8m~1.0m;所述地表覆土层(2)上表面设置有向低处的坡度。 10.一种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风电塔架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基桩(9)施工 进行基桩(9)施工,并使基桩(9)桩顶位于地面下预设位置; 步骤二:开挖基坑 开挖基坑底(8)呈圆形的基坑,并使基坑边坡(4)呈两级阶梯,两级阶梯的坡比均为1:0.5,两级阶梯之间设置有基坑边坡平台连接;保存好地表土层; 步骤三:风电机组塔架基础承台(1)的施工 步骤二完成后,在基坑底(8)上进行风电机组塔架基础承台(1)的施工,并使风电机组塔架基础承台(1)下部外沿距离基坑底(8)边缘0.6~1m; 步骤四:第一次回填 步骤三完成后,在风电机组塔架基础承台(1)周边用压实系数不小于0.95的灰土或水泥土的第一层回填土(7)进行第一次夯实回填,第一层回填土(7)回填至并基坑边坡平台高度;第一次回填土(7)的上表面具有向基础外侧的坡度; 步骤五:暗散水(5)的施工 步骤四完成后,在第一层回填土(7)及基坑边坡平台的上表面浇筑施工暗散水(5);暗散水(5)的上表面与风电机组塔架基础(1)的锥台底边缘齐平且暗散水(5)上表面具有向外向下坡度;暗散水(5)与风电机组塔架基础承台(1)之间设置有间缝,沿暗散水(5)环向间隔设置有伸缩缝;间缝和伸缩缝用填缝剂进行填充; 步骤六:第二次回填 步骤五完成后,在暗散水(5)顶至距基坑顶0.8m~1.0m位置,用第二层回填土(3)分层夯实,第二层回填土(3)顶面有向基础外侧外的坡度; 步骤七:表层土壤的回填 步骤六完成后,在夯实的第二层回填土(3)以上,采用步骤二开挖基坑时保存的表层土壤进行回填,恢复自然地表并做植被重建。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