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挖掘机钢丝绳缠绕装置及缠绕方法
专利名称: 挖掘机钢丝绳缠绕装置及缠绕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挖掘机钢丝绳缠绕装置及缠绕方法。该装置包括提梁和顶部滑轮;提梁包括本体、半圆绳槽和限位挡块,本体下部铰接在铲斗上部,本体上部为设有两个平行立板且上端开口的方形立板结构,每个立板的两侧均固定有一个半圆绳槽,半圆绳槽一侧与立板固定,另一侧开放,半圆绳槽的外周可拆卸地固定有限位挡块;顶部滑轮安装在起重臂上端,顶部滑轮上设置有多个绳槽,钢丝绳分别绕过绳槽连接提梁。本发明的缠绕装置及缠绕方法能够使用四个钢丝绳缠绕提梁以连接铲斗,在保证钢丝绳的总体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减小单个钢丝绳的直径,从而增大顶部滑轮直径与钢丝绳直径的比值,提高钢丝绳的使用寿命;能够消除钢丝绳拉力对铲斗所附加的扭转力。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司建明;王晓明;李光;赵腾云;贺建平;毛春燕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1900-01-20T00:00:00+0805
发布日期: 1900-01-20T19:00:00+0805
申请号: CN201911414819.1
公开号: CN111173055A
代理机构: 北京奥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张文;苗丽娟
分类号: E02F3/52;E02F3/58;E;E02;E02F;E02F3;E02F3/52;E02F3/58
申请人地址: 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玉河街53号
主权项: 1.一种挖掘机钢丝绳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提梁和顶部滑轮; 所述提梁包括本体、半圆绳槽和限位挡块,所述本体下部铰接在铲斗上部,所述本体上部为设有两个平行立板且上端开口的方形立板结构,每个所述立板的两侧均固定有一个所述半圆绳槽,所述半圆绳槽一侧与所述立板固定,另一侧开放以用于放入钢丝绳,所述半圆绳槽的外周可拆卸地固定有所述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用于对所述半圆绳槽内的钢丝绳进行限位; 所述顶部滑轮安装在起重臂上端,所述顶部滑轮上设置有多个绳槽,所述钢丝绳分别绕过所述绳槽以连接所述提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钢丝绳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半圆绳槽的中心在平行于所述立板端面的平面内的水平方向上存在偏移,且偏移量关于所述提梁的中心对称,以用于减小所述钢丝绳出入所述顶部滑轮上的绳槽的切入角; 固定在两个所述立板内侧的两个所述半圆绳槽的偏移量相同且偏移方向相反,固定在两个所述立板外侧的两个所述半圆绳槽的偏移量相同且偏移方向相反,同一个所述立板上固定的两个所述半圆绳槽的偏移方向相反且位于内侧的一个所述半圆绳槽的偏移量大于位于外侧的另一个所述半圆绳槽的偏移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钢丝绳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绳槽的支承面的弧度大于等于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钢丝绳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半圆绳槽的外周均布有多个所述限位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钢丝绳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滑轮包括:第一支撑部、中间支撑部、第二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中间支撑部间的第一滑轮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中间支撑部间的第二滑轮槽,所述第一滑轮槽和所述第二滑轮槽上均设置有多个绳槽,所述钢丝绳绕过所述第一滑轮槽和所述第二滑轮槽连接所述提梁。 6.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挖掘机钢丝绳缠绕装置实施的钢丝绳缠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将钢丝绳分成四个; 使四个钢丝绳先跨过顶部滑轮一侧的四个绳槽; 使跨过顶部滑轮的四个钢丝绳分别缠绕四个半圆绳槽并从四个半圆绳槽绕出; 使绕出四个半圆绳槽的四个钢丝绳跨过顶部滑轮另一侧的四个绳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缠绕方法,其特征在于,四个钢丝绳在顶部滑轮一侧的相对位置关系与四个钢丝绳在顶部滑轮另一侧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致。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