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软土地区十字交叉地铁处多基坑同时开挖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临轨久置超深基坑的开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清障,选用DTR1505全套管全回转钻机进行清障施工;S2.针对平行隧道方向较长的深基坑工程,沿平行隧道方向划分成50m‑60m的长条分区基坑,其宽度为20m‑30m,坑与坑之间设置隔离墙;S3.开挖;S4.安全管理等级为1级的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S5.靠近轨道交通一侧的基坑围护结构,其结构与地下室结构侧墙之间密贴,且应按一级防水要求设计;S6.基坑内外地基加固时,结合地层情况和工程安全管理等级进行,加固深度不小于坑底以下4m。S7.首道支撑选用钢筋混凝土支撑。该方法具有对原状土扰动小、围护墙体刚度大、变位小等特点。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申请人: |
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林军;程月红;刘松玉;范钦建;王国佐;尹述伟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1900-01-20T04:00:00+0805 |
发布日期: |
1900-01-20T12:00:00+0805 |
申请号: |
CN202010007222.1 |
公开号: |
CN111139837A |
代理机构: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唐静芳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E;E02;E02D;E02D17;E02D17/02;E02D17/04 |
申请人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澄阳路88号 |
主权项: |
1.一种软土地区十字交叉地铁处多基坑同时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清障,选用DTR1505全套管全回转钻机进行清障施工; S2.针对平行隧道方向较长的深基坑工程,沿平行隧道方向划分成50m-60m的长条分区基坑,其宽度为20m-30m,坑与坑之间设置隔离墙; S3.开挖; S4.安全管理等级为1级的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 S5.靠近轨道交通一侧的基坑围护结构,其结构与地下室结构侧墙之间密贴,且应按一级防水要求设计; S6.基坑内外地基加固时,结合地层情况和工程安全管理等级进行,加固深度不小于坑底以下4m; S7.首道支撑选用钢筋混凝土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十字交叉地铁处多基坑同时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设置分区基坑具体是:将深大基坑分为远离保护对象的大基坑和紧邻保护对象的若干个小基坑,先开挖远离保护对象的大基坑,再开挖紧邻保护对象的小基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土地区十字交叉地铁处多基坑同时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大基坑开挖时采用盆式开挖、分区、对称开挖、先撑后挖的方式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土地区十字交叉地铁处多基坑同时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开挖的过程中对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地铁进行全方位信息化监测,监测对象包括桩顶位移、坑外地表沉降、地铁沉降、立柱桩、支撑监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土地区十字交叉地铁处多基坑同时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对于邻近保护对象的小基坑,采用满堂加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土地区十字交叉地铁处多基坑同时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小基坑内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满堂加固,单桩水泥掺量≥20%,加固深度为-16.30~-22.80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十字交叉地铁处多基坑同时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采用地下连续墙时,墙厚度不应小于0.8m,且应对邻近轨道交通侧的槽壁进行预加固,槽壁预加固宜采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十字交叉地铁处多基坑同时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基坑围护结构的施工顺序为:三轴搅拌桩槽壁加固、地下连续墙、三轴坑内加固、工程桩。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