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节钢围堰底节拼装成型;浮运就位并起吊下水,使其稳定垂直地自浮于预设施工墩位处后进行锁紧定位;接高后下沉并使其稳定着床;吸泥清基后,在成型的钢围堰底节内吊插钢护筒;浇筑钢围堰底节水下混凝土进行封底;在封底混凝土上浇筑承台,在所述承台上浇筑预设施工墩身,且使墩身高于水面。利用该方法施工双壁钢围堰,具有安全可靠,能满足稳定性、抗渗及抗冲要求,同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便于拆除,堰基易于处理,堰体便于与岸坡连接的特点。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晶;吴小庆;韩立宾;李志博;姚宁;高风;李美睿;王雪浩;石颜瑞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1900-01-20T15:00:00+0805
发布日期: 1900-01-20T15:00:00+0805
申请号: CN202010041106.1
公开号: CN111155540A
代理机构: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伍堂
分类号: E02D19/04;E02F3/88;E;E02;E02D;E02F;E02D19;E02F3;E02D19/04;E02F3/88
申请人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清华科技大厦B座7层
主权项: 1.一种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制造双壁钢围堰,并将多节钢围堰底节拼装成型; S2:将成型的钢围堰底节浮运就位并起吊下水,使其稳定垂直地自浮于预设施工墩位处后进行锁紧定位; S3:对成型的钢围堰底节进行接高后下沉,并使其稳定着床; S4:在成型的钢围堰底节内进行吸泥清基后,在成型的钢围堰底节内均匀吊插多根钢护筒,且使钢护筒顶面高出施工水位0.5m; S5:根据钢护筒的位置,采用垂直导管法浇筑钢围堰底节水下混凝土进行封底; S6:在封底混凝土上浇筑承台,在所述承台上浇筑预设施工墩身,且使墩身高于水面; S7:将成型的钢围堰底节进行拆除,完成墩身的制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围堰底节的高度比施工期最高水位高0.5m,并且在岸边拼装船上将多节钢围堰底节拼装焊接成圆端形薄壁钢结构浮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包括:利用导向船上起吊设备将成型的钢围堰底节吊起,退出拼装船后,使成型的钢围堰底节稳定下水,然后将成型的钢围堰底节的底部和顶部所有拉缆收紧,使其保持垂直不被水流冲斜,成型的钢围堰底节起吊下水后,通过导向船四角处设置的导向架、拉绳和拉缆共同作用,使成型的钢围堰底节稳定垂直地自浮于预设施工墩位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还包括:将成型的钢围堰底节顶部外壁上焊接的两个吊耳通过拉缆连接到定位平台上锁住,防止成型的钢围堰底节在接高和下沉过程中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包括:接高时用两个浮箱拼接施焊工作平台,且使成型的钢围堰底节顶部距施焊工作平台顶面1.4m;通过往成型的钢围堰底节内浇筑混凝土和灌水压重控制下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下沉时,在成型的钢围堰底节外围抛投钢筋石笼,稳定成型的钢围堰底节并起挡流作用,然后再浇筑5m的夹壁混凝土,增加成型的钢围堰底节自重,使其稳定着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具体包括:采用空气吸泥机清除於泥和杂物,吸泥的顺序为从成型的钢围堰底节的中部开始到内壁结束,且在吸泥过程中,经常摇荡空气吸泥机的吸泥管身和移动其位置,且使空气吸泥机的吸泥管口离开泥面为15~5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具体包括:把多根导管按照钢护筒的位置均匀分布,导管间距为3~5m,导管顶部与漏斗相连,漏斗与具有一定容量的混凝土储仓相接,导管管口距基底面0.3~0.4m,导管下埋入混凝土1m以上。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