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注浆密封袋式降水井井壁止水结构
专利名称: 一种注浆密封袋式降水井井壁止水结构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浆密封袋式降水井井壁止水结构,至少一密封袋上下两端固定在井管上;井管内自上端口伸入至少一路注浆管,注浆管通过其上设置的旁通阀横向穿过井管上预留的壁孔,与所述密封袋内部连通。本发明施工质量可靠:注浆管置于井管内部,质量可靠,有效避免了注浆管布置于井管外侧,一同绑扎时密封袋与井管、注浆管绑扎间隙所产生的质量问题。井壁止水可靠:与传统井壁止水工艺对比,本方案通过密封袋注浆后膨胀挤压井壁和周围土体,通过较高的注浆压力,确保井壁止水可靠性。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顾国荣;杨石飞;梁振宁;陈海洋;路家峰;罗志华;姜宇;张晗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1900-01-20T21:00:00+0805
发布日期: 1900-01-20T19:00:00+0805
申请号: CN202010071462.8
公开号: CN111173014A
代理机构: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一琦
分类号: E02D19/10;E02D19/16;E02D15/04;E;E02;E02D;E02D19;E02D15;E02D19/10;E02D19/16;E02D15/04
申请人地址: 202150 上海市杨浦区水丰路38号
主权项: 1.一种注浆密封袋式降水井井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密封袋(4)上下两端固定在井管(1)上; 井管内自上端口伸入至少一路注浆管(3),注浆管(3)通过其上设置的旁通阀横向穿过井管(1)上预留的壁孔,与所述密封袋(4)内部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密封袋式降水井井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中部设置出水管(2),出水管(2)上端延伸至井管之外,用作向井管内充气排水的排水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密封袋式降水井井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采用金属管或者塑料管,各段之间通过螺纹或卡扣的机械连接或胶粘、热熔、焊接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浆密封袋式降水井井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采用塑料管,各段间通过接头胶粘或热熔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浆密封袋式降水井井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采用金属管或者塑料管;注浆管采用镀锌管或者塑料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密封袋式降水井井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袋采用不透水或弱透水高强抗拉材料,形状为具有一定长度的两端开口的圆柱形,套于井管外侧,在上下两端采用金属抱箍固定于井管上;固定时,密封袋与井管之间设橡胶垫。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密封袋式降水井井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制开孔连接管(8),所述预制开孔连接管(8)内径略大于井管外径,与井管采用螺纹或粘胶连接,其侧壁设有至少一开孔,开孔部位与井管上预留的所述壁孔位置对应,所述旁通阀同时穿过所述开孔和所述壁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密封袋式降水井井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袋(4)在井管上间隔设有两个或多个,与最下部密封袋对应的旁通阀为弯头单向阀(7),其余为三通单向阀(6)。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密封袋式降水井井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3)具有两条或多条支路,上端通过注浆总管与注浆泵(9)连通,注浆泵(9)具有压力检测与控制功能。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浆密封袋式降水井井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开孔连接管(8)采用长度不小于100mm、内径略大于井管外径、壁厚至少5mm的预制开孔短管;开孔数量大于1个,开孔与单向阀采用螺纹或胶粘固定连接。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