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开挖式高防水综合管廊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开挖式高防水综合管廊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挖式高防水综合管廊结构,其包括:支护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组支护板,所述支护板依次相连,在横向通过支撑件进行支撑;箱体组件,设置在所述两组支护板中间,包括若干依次相连的矩形综合箱体,所述综合箱体通过止水层连接成一体;基础组件,设置在所述综合箱体的下方,包括垫块和交错分布布置的管桩,所述垫块的上端与所述综合箱体的底部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有较好的抗渗效果,止水性能优异,同时还能防止发生偏心变形,减少综合管廊发生形变,有效防止综合管廊及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此外,采用的一体化的施工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程的施工工期。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江苏科技大学
发明人: 吴庆;王浩;黄献文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1900-01-20T22:00:00+0805
发布日期: 1900-01-20T12:00:00+0805
申请号: CN202010073773.8
公开号: CN111139869A
代理机构: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杭行
分类号: E02D29/045;E;E02;E02D;E02D29;E02D29/045
申请人地址: 212000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路2号
主权项: 1.一种开挖式高防水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护组件(100),包括平行设置的两组支护板(101),所述支护板(101)依次相连,在横向通过支撑件(102)进行支撑; 箱体组件(200),设置在所述两组支护板(101)中间,包括若干依次相连的矩形综合箱体(201),所述综合箱体(201)通过止水层(202)连接成一体; 基础组件(300),设置在所述综合箱体(201)的下方,包括垫块(301)和交错分布布置的管桩(302),所述垫块(301)的上端与所述综合箱体(201)的底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挖式高防水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板(101)在靠近所述综合箱体(201)的一侧侧面上设置有连接孔(101a),所述支撑件(10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椭球(102a),所述椭球(102a)嵌设在所述连接孔(101a)内形成球形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挖式高防水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02)的中间可拆卸连接有千斤顶(102b),所述千斤顶(102b)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件(102)中的支撑杆(102c)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挖式高防水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侧的支护板(101)侧壁上开设有预留孔(101b),所述预留孔(101b)内设置有锚杆(101c),所述锚杆(101c)倾斜设置,与所述支护板(101)之间的倾斜角度为30°至60°,所述锚杆(101c)穿过所述预留孔(101b)并在靠近所述综合箱体(201)的一端设置有扩大头(101c-1)。 5.如权利要求1、2或4任一所述的开挖式高防水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箱体(201)的两端端面分别设有插入端(201a)和插口端(201b),所述插入端(201a)和所述插口端(201b)相适配,所述止水层(202)设置在所述综合箱体(201)在两端外侧的四周,对所述综合箱体(201)的两端端口进行封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挖式高防水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板(10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斜坡面(101d),在所述支护板(101)上开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的通孔(101e),在所述通孔(101e)底部分别设置有水刀(103)和抽水管(104),所述水刀(103)与所述支护板(101)可拆卸连接,所述抽水管(104)通过设置在所述通孔(101e)内的连接件(105)与所述支护板(101)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挖式高防水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05)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且数量应不低于2个,所述连接件(105)包括圆环(105a)和沿所述圆环(105a)周向分布的若干连接块(105b),所述圆环(105a)与所述连接块(105b)之间通过弹性件(105c)相连,所述圆环(105a)的内径与所述抽水管(104)相适配。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开挖式高防水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刀(103)和所述抽水管(104)在所述通孔(101e)内依次交替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挖式高防水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302)设置在所述综合箱体(201)的下方,并进行依次交替分设,在上端设置有散设的连接钢筋。 10.一种开挖式高防水综合管廊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进行地质勘察,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S2:进行支护设计; S3:将预制管桩打入地基持力层,形成竖向支撑; S4:侧壁打入并进行内支撑布置; S5:基坑开挖至锚杆位置; S6:锚杆设置及安装; S7:基坑开挖至坑底设计标高; S8:桩头倒毛; S9:综合管廊吊装; S10:浇筑混凝土,并进行基坑回填。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