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沙土质路基边坡玄武岩纤维防护结构及防护折板
专利名称: 一种沙土质路基边坡玄武岩纤维防护结构及防护折板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沙土质路基边坡玄武岩纤维防护结构及防护折板,沙土质路基边坡玄武岩纤维防护结构,包括用于铺设于相应边坡上的防护框,防护框具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用于填充土层的格腔,格腔的底面与格腔的上侧腔壁夹角为与边坡坡度互补的钝角,格腔的底面与格腔的下侧腔壁夹角为与边坡坡度一致的锐角。格腔的底面与格腔的上侧腔壁夹角为与边坡坡度互补的钝角,格腔的底面与格腔的下侧腔壁夹角为与边坡坡度一致的锐角,使得防护框铺设于边坡上后,隔腔的各腔壁均垂直于水平方向,隔腔的深度沿上下方向延伸,使得格腔的竖向深度增加,即填入格腔中土层的竖向深度增加,有利于绿植根系的生长。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发明人: 邵景干;王兆仑;王寅;张道林;姬小祥;王俊超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1900-01-20T00:00:00+0805
发布日期: 1900-01-20T19:00:00+0805
申请号: CN202010124110.4
公开号: CN111173011A
代理机构: 郑州华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徐小磊
分类号: E02D17/20;E;E02;E02D;E02D17;E02D17/20
申请人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航海中路165号
主权项: 1.一种沙土质路基边坡玄武岩纤维防护结构,包括用于铺设于相应边坡上的防护框,防护框具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用于填充土层的格腔,其特征在于:格腔的底面与格腔的上侧腔壁夹角为与边坡坡度互补的钝角,格腔的底面与格腔的下侧腔壁夹角为与边坡坡度一致的锐角,所述防护框由玄武岩纤维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土质路基边坡玄武岩纤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护框由沿上下方向顺序布置的防护折板组装而成,防护折板的长度沿前后方向延伸,各防护折板的弯折位置形成沿前后方向顺序布置的向下侧凹部和向上侧凹部,在上下方向上,定义相邻两个防护折板分别为上侧防护折板和下侧防护折板,上侧防护折板的向下侧凹部与下侧防护折板上对应的向上侧凹部围成所述格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沙土质路基边坡玄武岩纤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格腔的截面形状均为六边形,下侧防护折板的向上侧凹部和上侧防护折板的向下侧凹部均由凹部底边和位于凹部底边前后两侧的凹部侧边围成,凹部侧边与凹部底边铰接相连,凹部侧边的铰接轴线延伸方向与对应凹部侧边的厚度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沙土质路基边坡玄武岩纤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侧防护折板具有上侧防护折板连接边,下侧防护折板具由于上侧防护折板连接边相对应的下侧防护折板连接边,上侧防护折板连接边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插槽/插轨,下侧防护折板连接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与插槽/插轨在上下方向上插接配合的插轨/插槽。 5.防护折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长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用于铺设于相应边坡上的上侧防护折板和下侧防护折板,上侧防护折板与上侧防护折板之间设置有组装连接结构,各防护折板的弯折位置形成沿前后方向顺序布置的向下侧凹部和向上侧凹部,上侧防护折板的向下侧凹部与下侧防护折板上对应的向上侧凹部围成用于填充相应土层的格腔,格腔的底面与格腔的上侧腔壁夹角为与边坡坡度互补的钝角,格腔的底面与格腔的下侧腔壁夹角为与边坡坡度一致的锐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折板,其特征在于:上侧防护折板、下侧防护折板由玄武岩纤维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折板,其特征在于:各格腔的截面形状均为六边形,下侧防护折板的向上侧凹部和上侧防护折板的向下侧凹部均由凹部底边和位于凹部底边前后两侧的凹部侧边围成,凹部侧边与凹部底边铰接相连,凹部侧边的铰接轴线延伸方向与对应凹部侧边的厚度方向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护折板,其特征在于:上侧防护折板具有上侧防护折板连接边,下侧防护折板具由于上侧防护折板连接边相对应的下侧防护折板连接边,组装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上侧防护折板连接边上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插槽/插轨,组装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于下侧防护折板连接边上的与插槽/插轨在上下方向上插接配合的插轨/插槽。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