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钢管下料架
专利名称: 钢管下料架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下料架,在机架上设置有输送装置,在输送装置右侧输出端处设置有储料架,辊轴通过轴承座前后放置支撑于储料架下段右侧,在储料架上由前至后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缓冲结构,所述的缓冲结构为:在储料架左侧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轮,在储料架右侧顶部设置有第二滑轮,在辊轴上固定设置有缠绕辊,缓冲带一端固定于第一滑轮下方的储料架上,缓冲带另一端从第一滑轮左侧绕经第一滑轮顶部后绕至第一滑轮右侧,然后从第二滑轮左侧绕经第二滑轮顶部后绕至第二滑轮右侧,然后缠绕于缠绕辊上;辊轴由第三驱动装置驱动。缓冲结构对下落的钢管起到缓冲作用,避免钢管下落时剧烈碰撞造成损伤或变形,保证钢管质量。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张家港保税区亚信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严敏剑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1900-01-20T04:00:00+0805
发布日期: 1900-01-20T19:00:00+0805
申请号: CN202010142282.4
公开号: CN111169945A
代理机构: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黄春松
分类号: B65G43/08;B65G13/07;B65G47/34;B65G45/02;B;B65;B65G;B65G43;B65G13;B65G47;B65G45;B65G43/08;B65G13/07;B65G47/34;B65G45/02
申请人地址: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保税区金港路6号亚信汽车零部件
主权项: 1.钢管下料架,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钢管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的右侧为输出端,在输送装置右侧输出端处设置有储料架,储料架能承接从输送装置右侧输出端输出的钢管;辊轴通过轴承座前后放置支撑于储料架下段右侧,在储料架上由前至后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缓冲结构,所述的缓冲结构为:在储料架左侧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轮,在储料架右侧顶部设置有第二滑轮,在辊轴上固定设置有缠绕辊,缓冲带一端固定于第一滑轮下方的储料架上,缓冲带另一端从第一滑轮左侧绕经第一滑轮顶部后绕至第一滑轮右侧,然后从第二滑轮左侧绕经第二滑轮顶部后绕至第二滑轮右侧,然后缠绕于缠绕辊上;辊轴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缓冲带缠绕于缠绕辊上、从而使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之间的缓冲带长度缩短或缓冲带从缠绕辊上释放、从而使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之间的缓冲带长度增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下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储料架上的减速机,减速机的电机轴与螺杆固定连接,在螺杆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链轮,在辊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链轮,链条缠绕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在减速机的驱动下缠绕辊转动,从而使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之间的缓冲带长度缩短或增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下料架,其特征在于:在螺杆上旋设有螺母,在螺杆前后两端处的储料架上分别固定设置有接近开关,二个接近开关、减速机均与控制器相连接,螺母移动至任一接近开关处时均会触发接近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钢管下料架,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的结构为:在机架上由前至后依次间隔排列设置有若干输送辊,各输送辊通过对应轴承座支撑于机架上,且各输送辊相互平行;第二驱动装置通过第一链传动驱动各输送辊绕自身轴线转动,且各输送辊转速同步,从而将位于输送辊上的钢管由前向后输送;在机架上由前至后依次间隔排列设置有至少一个升降框架,在每个升降框架上均由前至后依次间隔排列设置有若干由左向右输送的第二链传动,且各第二链传动位于两两输送辊之间,各第二链传动的主动链轮均固定于同一链轮轴上,链轮轴由第三驱动装置驱动;在每个升降框架下方的机架上均固定设置有二个液压缸,二个液压缸的伸出杆与对应升降框架固定连接,二个液压缸的伸出杆向上伸出,使对应升降框架上升至升降框架上各第二链传动顶部高于各输送辊顶部;二个液压缸的伸出杆向下缩回,使对应升降框架下降至升降框架上各第二链传动顶部低于各输送辊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管下料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前端设置有第一光电开关,在机架后端设置有第二光电开关,第一光电开关、第二光电开关、第二驱动装置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能根据第一光电开关、第二光电开关的信号控制第二驱动装置,进而控制各输送辊的转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管下料架,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升降框架下方的机架上均固定设置有四个同步升降机构,所述的同步升降机构包括:带封闭腔室的罩壳,升降框架固定于罩壳上,竖杆依次穿过罩壳顶部通孔、罩壳底部通孔后竖向穿插设置于罩壳中,竖杆顶端伸出罩壳外,竖杆底端伸出罩壳外后与机架固定连接;在竖杆圆周上分别设置有与竖杆轴线平行的第一竖向齿条段和第二竖向齿条段,第一竖向齿条段和第二竖向齿条段的模数相同;第一连接杆水平设置、且第一连接杆前端穿过罩壳侧壁上的第一通孔后伸入第一竖向齿条段与罩壳侧壁之间的空腔中,在第一连接杆前端固定设置有与第一竖向齿条段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二连接杆水平设置、且第二连接杆前端穿过罩壳侧壁上的第二通孔后伸入第二竖向齿条段与罩壳侧壁之间的空腔中,在第二连接杆前端固定设置有与第二竖向齿条段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沿第一竖向齿条段滚动时能使第二齿轮沿第二竖向齿条段同步滚动,第二齿轮沿第二竖向齿条段滚动时能使第一齿轮沿第一竖向齿条段同步滚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管下料架,其特征在于:第一竖向齿条段与第二竖向齿条段两者呈相差90°角度位置分布于竖杆圆周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管下料架,其特征在于:在罩壳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润滑油加注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管下料架,其特征在于:在罩壳顶部设置有二个润滑油加注口,二个润滑油加注口分别朝向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