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针对SO2和CO2混合气体的简易分离装置及检测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SO2和CO2混合气体的简易分离装置及检测方法,气源模块进入混合缓冲罐,再进入混合气体吸收装置,向混合气体吸收装置内滴加磷酸溶液调节pH,混合气体吸收装置连接两级SO2测量装置,两级SO2测量装置连接三级NaOH吸收装置,三级NaOH吸收装置装有NaOH溶液;所有的气路均用橡胶管或玻璃管连接。本发明氢氧化钠吸收剂的来源限制相对小,便于运输,储存,不易产生结构堵塞问题,而且,与其它吸收剂相比,氨基磺酸铵混合溶液及钠碱来源丰富而且价格便宜,且吸收能力大、用量少、吸收效率较高,吸收SO2和CO2吸收量的方法测量效果明显,通过碘量法及重量分析法误差较小,实验结果稳定且准确。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申请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发明人: |
刘乃瑞;牛鹏飞;商海东;张鑫;张步超;侯璞明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1900-01-20T14:00:00+0805 |
发布日期: |
1900-01-20T22:00:00+0805 |
申请号: |
CN202010034413.7 |
公开号: |
CN111189963A |
代理机构: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金凤 |
分类号: |
G01N31/16;G01N1/34;G;G01;G01N;G01N31;G01N1;G01N31/16;G01N1/34 |
申请人地址: |
710072 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 |
主权项: |
1.一种针对SO2和CO2混合气体的简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气源模块包括SO2气瓶、CO2气瓶和N2气瓶,分别装有SO2、CO2和N2三种气体,气源模块分别进入混合缓冲罐,使三种气体在进入磷酸钠缓冲溶液前能够充分混合,混合缓冲罐中的气体再进入混合气体吸收装置,混合气体吸收装置为1L的三口圆底烧瓶,装有500ml磷酸钠缓冲溶液,实验开始之前向混合气体吸收装置内滴加质量分数为20%的磷酸溶液调节pH,使用pH计实时测量磷酸钠缓冲溶液的pH值及温度;混合气体吸收装置连接两级SO2测量装置,两级SO2测量装置为两级SO2吸收装置,包含两个多孔玻板吸收瓶,各装有40ml的SO2吸收液;两级SO2测量装置连接三级NaOH吸收装置,三级NaOH吸收装置,由三个规格为500ml的三口圆底烧瓶串联组成,里面分别装有300ml质量分数为40%的NaOH溶液;所有的气路均用橡胶管或玻璃管连接。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针对SO2和CO2混合气体的简易分离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混合气体从混合气体吸收装置的左侧通入,通气速率为3L/min左右,其中磷酸钠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反应机理如下: Na3PO4+SO2+H2O→Na2SO3+H3PO4 (1) Na3PO4+CO2+H2O→Na2CO3+H3PO4 (2) 步骤2:将经过磷酸钠溶液吸收后的气体先通入氨基磺酸铵混合溶液除去SO2,用《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HJ/T-2000)测定SO2含量,再将未被氨基磺酸铵混合溶液吸收的剩余气体通入三级NaOH吸收装置除去其中的CO2;SO2和CO2的测定机理如下: SO2+H2O=H2SO3 (3) 2NaOH+CO2=Na2CO3+H2O (4) SO2的测定方法为将SO2吸收液移入碘量瓶中,加入50ml浓度为2g/L的淀粉溶液之后,使用0.1mol/L的碘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记录碘标准溶液的消耗量,根据碘标准溶液的消耗量按照公式(6)推算出吸收液中SO2的含量: H2SO3+H2O+I2=H2SO4+2HI (5) m(SO2)=(V-V0)×c(1/2I2)×32×1000 (6) 其中,m(SO2)为SO2的质量,单位为mg;V为碘标准溶液的消耗量,V0为空白对照组(取等量新配制的吸收液置于碘量瓶中,加入等量淀粉溶液进行空白滴定即为空白对照组)碘标准溶液的消耗量,c(1/2I2)为碘标准溶液的浓度,32为1L 1mol/L的碘标准溶液(1/2I2)相当的SO2(1/2SO2)的质量(g); 步骤3:CO2的吸收量测定采用重量法,即将吸收二氧化碳后的溶液进行沉淀,称量沉淀物质的质量,再将沉淀物质的质量通过物质守恒的原则用公式(8)换算成为CO2的质量;使用氯化钡溶液对吸收过CO2后的溶液进行滴定至不再有新的白色沉淀产生,滴定机理如下: BaCl2+Na2CO3=BaCO3↓+2NaCl (7) 根据质量守恒原则,则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其中,m(CO2)为CO2的质量;M(CO2)为CO2的相对分子质量;m(BaCO3)为沉淀BaCO3的质量;m(BaCO3)为B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