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预制装配式钢混组合支撑的基坑支护结构的建造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钢混组合支撑的基坑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沿基坑的围护墙体设置一圈钢围檩,在基坑内的前侧以及后侧钢立柱;在每一根钢立柱的外壁上焊接钢牛腿;将前后两根钢腰梁分别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在钢立柱钢牛腿的上翼缘板上;在前后两根钢腰梁上分别左右间隔安装多组钢混组合支撑结构;在每一块角钢的竖直板与钢围檩之间放置一个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通过角钢将压力均匀地加载到预制钢梁及预制混凝土板块上。本发明组合支撑由预制混凝土块和钢梁组合而成,安装和拆除方便,施工速度快,可重复利用,可通过千斤顶施加与压力来发挥支撑作用并可调节支撑力大小。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申请人: |
天津大学 |
发明人: |
罗云标;王敬贺;张稳军;刘会州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1900-01-20T15:00:00+0805 |
发布日期: |
1900-01-20T00:00:00+0805 |
申请号: |
CN202010044418.8 |
公开号: |
CN111206592A |
代理机构: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分类号: |
E02D17/04;E;E02;E02D;E02D17;E02D17/04 |
申请人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雅观路135号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 |
主权项: |
1.一种预制装配式钢混组合支撑的基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沿基坑的围护墙体设置一圈钢围檩,在基坑内的前侧以及后侧分别沿竖直方向打入前排钢立柱以及后排钢立柱,前排钢立柱以及后排钢立柱分别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多根钢立柱; 步骤二、在每一根钢立柱的外壁上沿相同高度焊接一个工字钢结构的钢牛腿; 步骤三、将前后两根钢腰梁分别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在前排钢立柱的钢牛腿的上翼缘板上以及后排钢立柱的钢牛腿的上翼缘板上; 步骤四、在前后两根钢腰梁上分别左右间隔安装多组钢混组合支撑结构,每一组钢混组合支撑结构的安装方法如下: 第一步,在每两根左右相邻的后排钢立柱之间位置处的钢围檩上分别左右间隔焊接两个钢托架,每个所述的钢托架位置与待安装在钢腰梁上的预制钢梁的后端位置一致; 第二步,将多根预制钢梁的后端分别一一对应支撑焊接在钢托架上,在预制钢梁下翼缘板左右两侧和围檩之间分别焊接斜支撑,将每根预制钢梁的前端分别与一个角钢的竖直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然后将角钢的水平板与钢围檩焊接相连,所述的多根预制钢梁与钢腰梁垂直设置; 第三步,在位于每两个左右相邻的后排的两根钢立柱之间以及每两个左右相邻的前排的两根钢立柱之间的两根预制钢梁的一侧放置一块预制混凝土板块,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板块的左右两端分别支撑在两根预制钢梁的上翼缘板上,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板块包括矩形本体,在所述的矩形本体的前后两侧分别左右交替设置有凹槽和凸齿,在所述的矩形本体的四角处分别沿竖直方向开有混凝土板块预留贯通孔,在本体内部配置有纵向钢筋及横向钢筋; 第四步,预制混凝土板块通过穿过混凝土板块预留贯通孔以及预制钢梁上翼缘板上的螺栓孔的高强螺栓与预制钢梁固定连接; 第五步,重复第三步、第四步,在两根预制钢梁的上翼缘板上左右连续固定预制混凝土板块直至预制钢梁上翼缘板处全部安装预制混凝土板块,其中左右相邻的两块预制混凝土板块之间的凹槽和凸齿以榫卯形式连接; 第六步,在混凝土板块预留贯通孔中浇灌无收缩高强砂浆; 步骤五、在每一块角钢的竖直板与钢围檩之间放置一个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通过角钢将压力均匀地加载到预制钢梁及预制混凝土板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钢混组合支撑的基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前排的多根钢立柱以及后排的多根钢立柱中左右两根钢立柱之间的距离为6~9m,前后两根彼此对应设置的钢立柱之间的距离为6~9m。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