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以S-芳樟醇及R/S-二氢猕猴桃内酯为标志物的白茶年份判别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以S-芳樟醇及R/S-二氢猕猴桃内酯为标志物的白茶年份判别方法
摘要: 一种以S‑芳樟醇及R/S‑二氢猕猴桃内酯为标志物的白茶年份判别方法,属于茶叶判别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为白茶样品,建立S‑芳樟醇、R‑二氢猕猴桃内酯和S‑二氢猕猴桃内酯含量与储藏年份的线性回归方程,计算误差参考值,通过将S‑芳樟醇、R‑二氢猕猴桃内酯和S‑二氢猕猴桃内酯的测定含量代入上述线性回归方程,结合误差参考值,得到白茶样品年份预测值。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茶的实际年份正判率较高,三个线性回归模型均可靠。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发明人: 朱荫;彭群华;林智;严寒;吕海鹏;张悦;戴伟东;郭丽;施江;谭俊峰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1900-01-20T16:00:00+0805
发布日期: 1900-01-20T00:00:00+0805
申请号: CN202010047537.9
公开号: CN111208251A
代理机构: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沈渊琪
分类号: G01N30/88;G01N30/06;G;G01;G01N;G01N30;G01N30/88;G01N30/06
申请人地址: 310008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梅灵南路9号
主权项: 1.一种以S-芳樟醇及R/S-二氢猕猴桃内酯为标志物的白茶年份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为白茶样品,建立S-芳樟醇、R-二氢猕猴桃内酯和S-二氢猕猴桃内酯含量与储藏年份的线性回归方程,计算误差参考值,通过将S-芳樟醇、R-二氢猕猴桃内酯和S-二氢猕猴桃内酯的测定含量代入上述线性回归方程,结合误差参考值,得到白茶样品年份预测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S-芳樟醇及R/S-二氢猕猴桃内酯为标志物的白茶年份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回归方程为:Y白毫银针= 8.867 -0.011X1 +0.004(X2 + X3),Y白牡丹= 1.662 - 0.001X1 + 0.002(X2 + X3),Y寿眉=2.052 - 0.002X1 + 0.001(X2 + X3),Y为白茶年份,X1为S-芳樟醇含量,X2为R-二氢猕猴桃内酯含量,X3为S-二氢猕猴桃内酯含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S-芳樟醇及R/S-二氢猕猴桃内酯为标志物的白茶年份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误差值为:白毫银针-1.1~+1.2、白牡丹-0.9~1.0、寿眉-0.9~+0.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S-芳樟醇及R/S-二氢猕猴桃内酯为标志物的白茶年份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研磨后的白茶粉,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提取白茶中的S-芳樟醇、R-二氢猕猴桃内酯和S-二氢猕猴桃内酯成分; (2)采用标准品加入与手性GC-MS方法,测定步骤(1)所述S-芳樟醇、R-二氢猕猴桃内酯和S-二氢猕猴桃内酯的含量; (3)将步骤(2)得到的含量数据导入分析软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得到线性回归方程; (4)将步骤(2)得到的含量数据代入步骤(3)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误差平均化,得到误差参考值; (5)将步骤(2)得到的含量数据代入步骤(3)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结合步骤(4)得到的误差参考值,得到白茶样品的年份预测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S-芳樟醇及R/S-二氢猕猴桃内酯为标志物的白茶年份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白茶包括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S-芳樟醇及R/S-二氢猕猴桃内酯为标志物的白茶年份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为:称取1g研磨后的白茶粉和2gNaCl至顶空萃取瓶中均匀混合,加入4ml沸水冲泡,立刻旋盖混匀,将顶空瓶置于80 ºC金属孵化器中平衡5 min,插入装有已老化的萃取纤维的顶空进样手柄,80 ºC恒温萃取60 min,萃取完毕后,立即插入GC-MS进样口中,解析附5 min,收集数据,每个样品平行重复3 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S-芳樟醇及R/S-二氢猕猴桃内酯为标志物的白茶年份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手性GC-MS中手性气相色谱条件为:气相色谱柱CYCLOSIL-B,30 m×0.25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50 ºC分流进样,分流比10:1,柱温箱升温程序为:初始柱温50 ºC,保持2 min,以6 ºC/min升温至120 ºC,保持2 min,再以2 ºC/min升温至190 ºC,保持2 min,以6 ºC/min升温至220 ºC,总分析时间57.667 min,载气使用高纯氦气,流速1mL/min,恒定流量模式,质谱条件为:EI电离能量为-70eV,电子倍增器电压2300V,质谱传输线温度250 ºC,离子源温度230 ºC,四极杆温度150 ºC,运行全扫描模式,扫描质量范围设定为30~400m/z,溶剂延迟3 min。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S-芳樟醇及R/S-二氢猕猴桃内酯为标志物的白茶年份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标准品加入法为外标曲线定量。 9.S-芳樟醇、R-二氢猕猴桃内酯和S-二氢猕猴桃内酯为标志物在白茶年份判别上的应用。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相关文献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