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高桩承台挡墙及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高桩承台挡墙及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边坡支挡结构领域,公开了高桩承台挡墙及施工方法,包括双排桩基础,在双排桩基础中部的横腰梁和纵腰梁,与双排桩基础顶部连接的承台,与承台和双排桩基础内侧连接的牛腿,在牛腿上放置的连系梁,将连系梁与所述牛腿连接的插销,在连系梁上放置的挡土板,在连系梁内侧的基础和锚杆,锚杆内端锚入稳定坡体外端连接连系梁,在承台顶面上为挡土墙,在挡土墙背为级配碎石反滤层,在挡土墙背和级配碎石反滤层下为按一定间距布置且穿过承台的泄水孔。双排桩基础与承台通过牛腿、插销、连系梁、锚杆将一部分水平力传入稳定坡体中,使高桩承台挡墙的支挡高度大增,工程造价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减小,在景观方面能够达到吊脚楼一样好的景观效果。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贵州星隆迪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姚胜成;吴鑫;吴林奇;胡廷娈;吴宜福;吴震;李兴龙;吴贞瑶;沈惠青;刘云飞;李明;蒋杰;王财普;柯伟;曹镇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1900-01-20T00:00:00+0805
发布日期: 1900-01-20T00:00:00+0805
申请号: CN202010219685.4
公开号: CN111206617A
分类号: E02D29/02;E02D27/14;E02D27/32;E;E02;E02D;E02D29;E02D27;E02D29/02;E02D27/14;E02D27/32
申请人地址: 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渔安安井片区E组团14栋9层8号
主权项: 1.高桩承台挡墙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置于地面线以下且上端延伸出所述地面线以上一定高度的双排桩基础,在所述双排桩基础中部的横向腰梁和纵向腰梁,与所述双排桩基础顶部连接的承台,与所述承台和双排桩基础内侧连接的牛腿,在所述牛腿上放置的连系梁,将所述连系梁与所述牛腿锁住的插销,在所述连系梁放上置的挡土板,在所述连系梁内侧为基础和锚杆,所述锚杆内端锚入稳定坡体外端连接所述连系梁,在所述承台顶面上为挡土墙,在所述挡土墙背为级配碎石反滤层,在所述挡土墙背和级配碎石反滤层下为按一定间距布置且穿过所述承台的泄水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桩承台挡墙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双排桩基础截面形式包括矩形桩和圆形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桩承台挡墙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排桩基础中部的横向腰梁和纵向腰梁,将双排桩基础连接成一个整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桩承台挡墙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在所述承台与所述桩基内侧,在所述牛腿上为连系梁,在所述连系梁上面为挡土板,在所述连系梁外侧为所述牛腿、插销、所述承台和所述桩基,在所述连系梁内侧为基础和锚杆,所述锚杆锚入稳定坡体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桩承台挡墙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上的挡土墙包括衡重式挡土墙、仰斜式挡土墙、折背式挡土墙、俯斜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和扶壁式挡土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桩承台挡墙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土墙背为级配碎石反滤层,在所述挡土墙背和级配碎石反滤层下为按一定间距布置且穿过所述承台的泄水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桩承台挡墙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桩承台挡墙中的双排桩基础从所述地面以上至承台底面之间既无填料也无挡墙,只有纵向腰梁和横向腰梁将双排桩基础连接成一个整体,因此,双排桩基础背面无水平荷载,加之,双排桩基础顶与承台通过牛腿、插销、连系梁、锚杆将一部分水平力传入稳定坡体中,进而使所述高桩承台挡墙所能支挡的高度大为提高,工程数量大为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大为减小,同时在景观方面能够达到吊脚楼一样的景观效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桩承台挡墙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桩承台挡墙的施工方法: S1、在原有地面上平整场地,为双排桩基础的施工留出施工平台; S2、在施工平台上施工所述双排桩基础,使得所述双排桩基础的上端延伸出地面线以上一定高度; S3、在所述双排桩基础中部施作纵向腰梁和横向腰梁,在所述双排桩基础顶部平台上施作承台,并在所述承台内侧与所述挡土墙背级配碎石反滤层对应的位置,按一定间距预埋内端用无纺土工布封口的PVC管泄水孔,在所述承台与所述桩基顶部内侧施作牛腿; S4、在既有稳定坡体上施作基础; S5、在所述基础与所述牛腿上施作连系梁,并在所述连系梁外端安装插销,将所述牛腿和所述连系梁连接在一起; S6、在所述连系梁内端施作锚杆,使所述锚杆外端与所述连系梁连接,所述锚杆内端锚入稳定坡体中; S7、在所述连系梁上施作挡土板; S8、在所述承台上施作挡土墙; S9、回填填方边坡内侧填料和级配碎石反滤层,分层碾压密实到所述挡土墙顶部。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