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岩溶地质灌注桩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岩溶地质灌注桩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岩溶地质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测量放样、桩定位;2)第一节挖土方,浇筑护臂;3)重复挖土,构筑护壁至小型溶洞处;4)设置小型溶洞筋架,拼装装配式护臂;5)小型溶洞空腔浇灌填充;6)重复挖土,构筑护壁至大型溶洞处;7)护臂钢模拼装、支撑;8)浇筑大型溶洞段护壁;9)继续开挖土方,构筑护壁直至设计深度;10)吊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成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装配式预制板在工厂进行预制,运至现场拼装,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技术效益显著;本发明中的溶洞内置筋架和空腔浇灌填充结构能提高溶洞的整体稳定性,从而提高溶洞处桩基的稳定性。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发明人: 王新泉;刁红国;税伟;谢勇;冉利春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1900-01-20T17:00:00+0805
发布日期: 1900-01-20T03:00:00+0805
申请号: CN201911302898.7
公开号: CN110952534A
代理机构: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羽振
分类号: E02D5/38;E;E02;E02D;E02D5;E02D5/38
申请人地址: 310015 浙江省杭州市湖州街50号
主权项: 1.一种岩溶地质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超前地质预报进行测量放样及桩孔定位; 步骤二、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浇筑标准节护壁(28);先开挖桩孔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向周边扩挖,开挖至设计桩径,绑扎钢筋,支模板,浇筑护壁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将护壁模板拆除; 步骤三、继续开挖土方,构筑标准节护壁(28)直至遇到小型溶洞; 步骤四、将内置筋架(13)吊至小型的溶洞空腔(10)中固定,拼装装配式预制板环向封闭结构,并采用双拼环梁(6)加强连接; 步骤五、溶洞空腔浇灌填充;通过混凝土浇灌口(15)往溶洞空腔(10)内输送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将溶洞浇筑填实,使溶洞岩体与装配式护壁(1)融为一体; 步骤六、继续开挖土方,构筑标准节护壁(28)直至遇到大型溶洞; 步骤七、采用环形拼装式钢架施工平台施工组拼定型化内撑钢模的拼装、支撑;内置临时撑架和护壁钢模外侧支撑体系共同作用将护壁钢模(16)固定; 步骤八、浇筑大型溶洞段护壁(26),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将护壁钢模(16)拆除; 步骤九、继续开挖土方,构筑标准节护壁(28)直至设计深度; 步骤十、绑扎钢筋笼,将钢筋笼吊放至桩孔内,浇筑混凝土成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地质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内置筋架(13)是按照小型的溶洞空腔(10)的尺寸制作的钢筋笼,内置筋架(13)与在溶洞底部设置的竖筋(1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地质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板环向封闭结构是由两端带有螺栓孔(5)的装配式预制板标准单元(4)相互拼装成装配式护壁(1),装配式预制板标准单元(4)两端的护壁接缝处(3)采用砂浆连接,并采用螺栓加强连接的方式组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地质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双拼环梁(6)是由两块环梁标准单元(8)组成的,用于上下两节装配式护壁(1)的加强连接,环梁与护壁凹凸拼装处(7)和环梁接缝处(9)均通过砂浆连接,环梁与护壁凹凸拼装处(7)位于环梁标准单元(8)的上下端,环梁接缝处(9)位于环梁标准单元(8)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地质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所述的环形拼装式钢架施工平台是由立柱(23)和斜撑杆(24)通过螺栓与螺母(25)组装固定,并在立柱(23)上端设置环形施工平台板(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地质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所述的组拼定型化内撑钢模是使用长螺栓(21)和固定调节螺母(22)将护壁钢模单元按设计护壁厚度要求固定组装成护壁钢模(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地质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所述的护壁钢模外侧支撑体系是在溶洞一侧通过杆端设置有可伸缩支托(19)的横杆(18)将护壁钢模(16)支撑在溶洞岩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地质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所述的内置临时撑架是由杆端带有可伸缩支托(19)的立杆(17)和横杆(18)通过螺栓连接拼装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地质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溶洞段的组拼定型化内撑钢模直径比桩孔的标准节护壁(28)直径大。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