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第二代挤压锚式可回收锚索及回收方法
专利名称: 第二代挤压锚式可回收锚索及回收方法
摘要: 第二代挤压锚式可回收锚索及回收方法,挤压丝套位于挤压锚内,位于钢绞线外;丝锥套安装在钢绞线末端,套住钢绞线中间的钢丝;限位器和六角螺母位于上保护套内;测力环安装在下保护套内且挤压锚下部;塑料管与下保护套前端塑料套管接口内的螺纹咬合连接,承载板与下保护套通过圆螺母连接;方法步骤为:装置在锚索进行张拉时,使挤压锚底部和测力环紧紧接触在一起,进行锚索张拉作业;第一种方法:顺时针旋转钢绞线,首先将丝锥套从钢绞线中拔出,然后将钢绞线从挤压锚中拔出回收,将钢绞线从塑料管中拔出,完成锚索回收;第二种方法:用千斤顶先将钢绞线中心的直钢丝拔出挤压锚,之后将钢绞线末端周围的钢丝拔出挤压锚,将钢绞线从塑料管中拔出。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兰州理工大学
发明人: 叶帅华;吴映坤;叶炜钠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1900-01-20T09:00:00+0805
发布日期: 1900-01-20T03:00:00+0805
申请号: CN202010020251.1
公开号: CN110952543A
代理机构: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董斌
分类号: E02D5/76;E02D17/04;E;E02;E02D;E02D5;E02D17;E02D5/76;E02D17/04
申请人地址: 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
主权项: 1.第二代挤压锚式可回收锚索,包括钢绞线(1)、塑料管(2)、塑料管接口(3)、圆螺母(4)、承载板(5)、下保护套(6)、挤压锚(7)、挤压丝套(8)、丝锥套(9)、限位器(10)、六角螺母(11)、上保护套(12)、测力环(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丝锥套(9)安装在钢绞线(1)末端的中间钢丝上;所述挤压丝套(8)安装在已有丝锥套(9)的钢绞线(1)末端;所述挤压锚(7)安装在挤压丝套(8)外面,在挤压机的作用下将挤压锚(7)、挤压丝套(8)、钢绞线(1)和丝锥套(9)牢牢的挤压在一起;所述限位器(9)和六角螺母(11)安装在上保护套(12)内;所述测力环(13)安装在下保护套(6)内且位于挤压锚(7)底部;所述上保护套(12)和下保护套(6)通过螺纹咬合在一起;所述塑料管(2)与下保护套(6)前端塑料套管接口(3)内的螺纹咬合连接,所述承载板(5)与下保护套(6)通过圆螺母(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二代挤压锚式可回收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丝锥套(9)的材质为高强丝杆,其外径为8~12mm,内经为5.3~5.4mm,内孔深为4~6cm,长度为8~12cm,角度为2~3度,洛氏硬度为38~50HRC,丝锥套中空部分的薄壁用激光切割成均匀3瓣,每瓣底部中间开收缩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二代挤压锚式可回收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丝套(8)材质为高强弹簧丝,其外径为20mm,内经为1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二代挤压锚式可回收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锚(7)的材质为钢材,其外径为34~36mm,长度为50~60mm,一端内经21mm,另外一端内经为24~26mm,挤压机作用下的挤压力为16~22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二代挤压锚式可回收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器(10)的材质为钢材,其外径和上保护套(12)的最大内经相同,内经比所述丝锥套(9)的外径大1~2mm,厚度为10~15mm,限制六角螺母(11)向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二代挤压锚式可回收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5)的材质为钢材,其形状为圆形,厚度为10~15mm,外径为100~130mm,其开孔直径和塑料管接口(3)外径相同,且开孔个数为4~7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代挤压锚式可回收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角螺母(11)为高强螺母,级别为8.8级~12.9级,其大小和丝锥套(9)的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二代挤压锚式可回收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2)材质为PE管材,其外径和塑料管接口(3)内经相同,长度和钢绞线(1)长度相同,其一端用板牙车出螺纹,目的是让其和塑料管接口(3)更紧密的咬合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二代挤压锚式可回收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力环(13)为单束锚索测力计。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二代挤压锚式可回收锚索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1)钻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基坑的相应位置进行钻孔作业; (2)第二代挤压锚式可回收锚索制作:对整根钢绞线(1)进行防腐处理,接着将丝锥套(9)安装在钢绞线(1)的末端,使丝锥套(9)中空的部分全部套住钢绞线(1)末端的中间钢丝上,之后将所述挤压丝套(8)安装在钢绞线(1)末端的外部,然后将所述挤压锚(7)安装在挤压丝套(8)的外部,将挤压锚(7)、挤压丝套(8)、钢绞线(1)和丝锥套(9)在挤压机的作用下牢牢挤压在一起;在上保护套(12)内相应位置安装六角螺母(11)和限位器(10);接着将挤压后的挤压锚(7)安装在下保护套(6)内,接着将已制作好的上保护套(12)和已安装好挤压锚(7)和测力环(13)的下保护套(6)通过螺纹咬合连接在一起;接着让测力环数据线(14)顺着钢绞线(1),接下使塑料管(2)穿过钢绞线(1)和测力环数据线(14),使塑料管(2)和塑料管接口(3)通过螺纹咬合连接;最后再通过圆螺母(4)使承载板(5)和下保护套(6)连接在一起,使第二代挤压锚式可回收锚索安装完成,之后在承载板和保护套外喷涂防锈漆; (3)穿孔:将制作好的第二代挤压锚式可回收锚索连同注浆管一同穿入孔内; (4)注浆:根据设计配合比配制水泥浆,注浆要严格按照压力注浆、孔底返浆、孔口补浆和二次注浆作业; (5)张拉:等到注浆体的强度满足张拉要求后,逆时针旋转钢绞线(1),使挤压锚(7)和测力环(13)接触,进而和下保护套(6)紧密接触,之后采用穿心千斤顶进行张拉作业,张拉采用超张拉,待张拉值稳定后,对钢绞线(1)外端进行锁定; (6)锚索回收:待基坑完成工程、不再需要锚索时,需对锚索进行回收作业,回收作业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首先解除基坑外部工作锚具,之后顺时针旋转钢绞线(1),让丝锥套(9)连同挤压锚(7)和钢绞线(1)通过六角螺母(11)一定距离,使挤压锚(7)和限位器(10)紧密接触,再利用单根张拉千斤顶拉动钢绞线(1)使丝锥套(9)从钢绞线(1)末端拔出,接着继续用千斤顶张拉钢绞线(1)使钢绞线(1)从挤压锚(7)中拔出,最后通过人力将钢绞线(1)从塑料管(2)中拉出来,就完成了钢绞线(1)的回收; 第二种回收方式是:先解除锚索的工作锚具,接着用千斤顶张拉钢绞线(1)中间的直钢丝,使直钢丝从挤压锚(7)中拔出,之后再张拉整根钢绞线(1),使钢绞线(1)末端的(6)根钢丝从挤压锚(7)中拔出,最后通过人力将钢绞线(1)从塑料管(2)中拉出来,就完成了钢绞线(1)的回收;这两种回收方式首推第一种回收方式,若第一种回收方式无法实现,直接用第二种回收方式。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