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荧光收集及荧光分离结构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收集及荧光分离结构,包括一对对称的设于流动池两侧第一、第二光通道;于光通道的入口端设置非球面镜,出口端设置荧光收集组件;荧光收集组件包括依次设于探测器前的聚焦透镜和带通滤光片;流动池内的复色光,经非球面镜折射后于光通道内传播,经带通滤光片后,于带通范围内的复色光透射后再经聚焦透镜汇聚向探测器,于带通范围外的复色光被反射回光通道中,再经非球面镜折射后投向流动池;匹配第一、第二光通道的带通滤光片分别为第一、第二带通滤光片,且带通范围不同。本发明可设置不同的带通范围,同时进行多个光谱收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收集效率是单个透镜的2倍,效率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申请人: |
中生(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董峰;马赛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1900-01-20T00:00:00+0805 |
发布日期: |
1900-01-20T07:00:00+0805 |
申请号: |
CN201911371793.7 |
公开号: |
CN110967299A |
代理机构: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严晓彪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64;G;G01;G01N;G01N21;G01N21/01;G01N21/64 |
申请人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锦峰路8号3号楼101室 |
主权项: |
1.一种荧光收集及荧光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对称的设于流动池两侧的光通道:第一光通道和第二光通道; 于光通道的入口端设置非球面镜,出口端设置荧光收集组件; 所述荧光收集组件,包括依次设于探测器前的聚焦透镜和带通滤光片; 流动池内的复色光,经非球面镜折射后于光通道内传播,经带通滤光片后,于带通范围内的复色光透射后再经聚焦透镜汇聚向探测器,于带通范围外的复色光被反射回光通道中,再经非球面镜折射后投向流动池; 匹配第一光通道和第二光通道的带通滤光片分别为:第一带通滤光片和第二带通滤光片,且第一带通滤光片和第二带通滤光片的带通范围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收集及荧光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球面镜的焦点为流动池的中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收集及荧光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通道的中部,侧接第三光通道,接口处设置入射角为45度的长波通滤光片; 第三光通道的出口端设置荧光收集组件,包括第三带通滤光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荧光收集及荧光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带通滤光片的带通范围与第一带通滤光片、第二带通滤光片的带通范围均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荧光收集及荧光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通道的中部,侧接第五光通道,接口处设置入射角为45度的长波通滤光片; 第五光通道的出口端设置荧光收集组件,包括第五带通滤光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收集及荧光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通道的中部,侧接第四光通道,接口处设置入射角为45度的长波通滤光片; 第四光通道的出口端设置荧光收集组件,包括第四带通滤光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荧光收集及荧光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带通滤光片的带通范围与第一带通滤光片、第二带通滤光片的带通范围均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荧光收集及荧光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光通道的中部,侧接第六光通道,接口处设置入射角为45度的长波通滤光片; 第六光通道的出口端设置荧光收集组件,包括第六带通滤光片。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