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围堰结构,包括底部插入土层中的前排桩和后排桩,前排桩和后排桩中的桩均沿Z轴方向延伸、沿Y轴方向间隔排布,两者之间设有围檩,围檩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X向连接梁和Y向连接梁,X向连接梁设置在前排桩或后排桩中相邻的两根桩之间,Y向连接梁设置在前排桩或后排桩的一侧;前排桩靠近后排桩的一侧设有第一阻挡部,后排桩靠近前排桩的一侧设有第二阻挡部,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之间填筑有土石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围堰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围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既能够满足围堰结构抵御高水头的挡水安全要求,同时降低了造价,降低了施工成本。此外填筑材料取材方便,可以满足工程工期要求。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申请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严丽芳;郑卫华;黎泷;王爽;熊安宇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1900-01-20T23:00:00+0805 |
发布日期: |
1900-01-20T17:00:00+0805 |
申请号: |
CN201911340657.1 |
公开号: |
CN111021381A |
代理机构: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海燕 |
分类号: |
E02D19/04;E;E02;E02D;E02D19;E02D19/04 |
申请人地址: |
200434 上海市虹口区逸仙路388号 |
主权项: |
1.一种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插入土层(6)中的前排桩(11)和后排桩(12),所述前排桩(11)和后排桩(12)中的桩均沿Z轴方向延伸、沿Y轴方向间隔排布,两者之间设有围檩,所述围檩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X向连接梁(2)和Y向连接梁(3),所述X向连接梁(2)设置在所述前排桩(11)或后排桩(12)中相邻的两根桩之间,所述Y向连接梁(3)设置在所述前排桩(11)或后排桩(12)的一侧;所述前排桩(11)靠近所述后排桩(12)的一侧设有第一阻挡部(51),所述后排桩(12)靠近所述前排桩(11)的一侧设有第二阻挡部(52),所述第一阻挡部(51)和第二阻挡部(52)之间填筑有土石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连接梁(2)和Y向连接梁(3)在Z轴方向上的排数相同,同排X向连接梁(2)和Y向连接梁(3)之间通过紧固件(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桩(11)和后排桩(12)均为预制混凝体方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部(51)包括贴有复合防水土工膜的竹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挡部(52)包括覆盖有反滤土工布的竹排。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堰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填筑打桩施工平台; S2、在土层(6)中插入前排桩(11)和后排桩(12),并对应地安装好第一阻挡部(51)和第二阻挡部(52); S3、在第一阻挡部(51)和第二阻挡部(52)之间填筑土石料至预设高度; S4、在前排桩(11)和后排桩(12)之间设置多根X向连接梁(2),并在前排桩(11)的桩与桩之间以及后排桩(12)的桩与桩之间设置多根Y向连接梁(3); S5、继续在第一阻挡部(51)和第二阻挡部(52)之间填筑土石料至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使用紧固件(4)对在Z轴方向上同一排的X向连接梁(2)和Y向连接梁(3)进行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X向连接梁(2)和Y向连接梁(3)均位于所述前排桩(11)和/或后排桩(12)的上部。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