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钻孔灌注桩及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钻孔灌注桩及施工方法,设置了转动胎板和固定胎板,通过内置箍筋对纵向钢筋进行定位后,借助胎板拉索和胎板滑轨,使分别绑扎的钢管桩钢筋笼闭合成圆形;采用抬升控制体和托板转盘调整灌注桩钢筋笼的高度和方向;在内层护筒的外侧设置外层护筒,并可采用囊袋校位体、护筒校位横栓和护筒校位竖杆对内层护筒进行控位;在外层护筒与地基土体相接处设置了筒侧托板和板底注浆体;在灌注桩钢筋笼外侧的上层支撑体和下层支撑体均包括两道钢筋笼抱箍;在内层护筒的外侧设置了浮浆回收槽和渣浆净化槽,并在柱钢筋笼部位设置了筋内囊袋、筋侧囊袋和混凝土压除管。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申请人: |
核工业西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苏远东;李周;于生;黄建光;黄宪法;王洪耀;徐华辉;李钟;杨新;罗涛;王羽;胡鹤鸣;吴刚;张坤;宁皓;姜海;包锋;吴东云;杨敏;黄永建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1900-01-20T23:00:00+0805 |
发布日期: |
1900-01-20T10:00:00+0805 |
申请号: |
CN201911342344.X |
公开号: |
CN110984140A |
代理机构: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分类号: |
E02D5/38;E02D15/04;E;E02;E02D;E02D5;E02D15;E02D5/38;E02D15/04 |
申请人地址: |
610017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玉沙路80号 |
主权项: |
1.一种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施工准备:根据灌注桩钢筋笼(1)的尺寸情况,分别制备转动胎板(2)和固定胎板(3),确定灌注桩桩身(4)的混凝土配合比,制备施工所需的装置; 2)灌注桩钢筋笼(1)绑扎施工:在地基土体(5)上布设两排相互平行的胎板撑架(6),并在两排胎板撑架(6)上分别设置转动胎板(2)和固定胎板(3),在固定胎板(3)上设置与转动胎板(2)相接的胎板转动铰(7);使滑轨撑柱(8)的一端置于地基土体(5)上,另一端设置滑轨撑板(9),并使滑轨撑板(9)与连接于转动胎板(2)和固定胎板(3)上的胎板滑轨(10)连接牢固;分别将纵向钢筋(11)置于转动胎板(2)和固定胎板(3)上的纵筋限位隼(12)内,并使得纵向钢筋(11)与内置箍筋(13)连接;通过转动胎板(2)内的内箍控位筋(14)对内置箍筋(13)进行限位,使胎板拉索(15)的一端与转动胎板(2)边侧的胎板耳板(16)上的拉索穿设孔(17)连接,另一端通过胎板滑轨(10)上的拉索导向轮(18)后,与固定胎板(3)侧的拉索卷拉机(19)相连;通过拉索卷拉机(19)对胎板拉索(15)施加拉力,使转动胎板(2)沿胎板滑轨(10)转动至固定胎板(3)的上方,并使内置箍筋(13)上的内箍连板(38)通过内箍连接筋(20)连接;在纵向钢筋(11)的外侧设置外部箍筋(21),绑扎形成灌注桩钢筋笼(1); 3)钢护筒打设:在灌注桩桩身(4)位置先打设外层护筒(25),并使外层护筒(25)外周的筒侧托板(26)与地基土体(5)相接处,使筒侧托板(26)下表面的板底注浆管(27)嵌入地基土体(5)上表面的注浆管嵌入槽(28)内,在外层护筒(25)的筒壁上沿环向均匀间隔设置护筒校位横栓(29);先将外层护筒(25)内部的地基土挖除,再将筒间囊袋(30)置于外层护筒(25)的内侧,并使囊袋注浆管(31)穿过外层护筒(25)侧壁上的预留孔与筒间囊袋(30)连接;在地基土体(5)上依次设置竖杆底板(32)和护筒校位竖杆(33),在内层护筒(34)的侧壁上设置筒侧抱箍(35),并在筒侧抱箍(35)上设置与护筒校位竖杆(33)位置相对应的箍侧连接横板(36);使护筒校位竖杆(33)穿过箍侧连接横板(36),并在箍侧连接横板(36)与护筒校位竖杆(33)相接的顶面和底面均设置竖杆调位螺栓(39);向筒间囊袋(30)内压注囊袋校位体(40),并同步采用护筒校位横栓(29)和竖杆调位螺栓(39)控制内侧护筒的倾斜方向;借助外部注浆设备向板底注浆管(27)内压浆,在板底注浆管(27)外周形成板底注浆体(41);内层护筒(34)校位完成后,解除筒侧抱箍(35)及护筒校位竖杆(33)对外层护筒(25)的约束; 4)灌注桩钢筋笼(1)吊放:在内层护筒(34)外侧的地基土体(5)上设置钢筋笼支撑体(42),并支撑顶板(43)上设置控位板撑杆(45);在灌注桩钢筋笼(1)接长部位纵向钢筋(11)的外侧分别设置下层支撑体(46)和上层支撑体(47),并使钢筋笼抱箍(48)与置于灌注桩钢筋笼(1)内部的抱箍内连板(49)连接牢固;使下层支撑体(46)和上层支撑体(47)的箍侧控位板(44)分别与控位板撑杆(45)连接,并在下层支撑体(46)和上层支撑体(47)的箍侧控位板(44)之间设置箍板连接筋(51); 5)灌注桩桩身(4)混凝土灌注:将灌注桩钢筋笼(1)和柱钢筋笼(52)连接成一整体,并将灌注桩钢筋笼(1)吊放至内层护筒(34)内;在内层护筒(34)的外侧壁上设置挡板卡槽(53);在地基土体(5)上设置模板支撑架(54),并使模板支撑架(54)的模板横撑(81)与柱侧模板(57)外侧壁上的横撑连接槽(59)连接;在内层护筒(34)的外部分别设置浮浆回收槽(55)和渣浆净化槽(56);将柱侧模板(57)吊放至内层护筒(34)的上方,并使柱侧模板(57)上的排浆口挡板(58)与内层护筒(34)的挡板卡槽(53)相接;在灌注桩桩身(4)混凝土灌注至灌注桩桩身(4)顶标高前,通过挡板控位体(60)抬升渣浆净化槽(56)侧的排浆口挡板(58),通过渣浆净化槽(56)进行渣浆的收集和分离;灌注桩桩身(4)混凝土灌注至灌注桩桩身(4)顶标高后,通过挡板控位体(60)抬升浮浆回收槽(55)侧的排浆口挡板(58),并在混凝土灌注管(61)的外侧壁上设置筋内囊袋(62);分别通过混凝土灌注管(61)和囊袋控位杆(63)将筋内囊袋(62)和筋侧囊袋(64)置于柱钢筋笼(52)的内侧和外侧;先通过囊袋加气管(65)对筋内囊袋(62)和筋侧囊袋(64)加气,再通过混凝土灌注管(61)进行桩身混凝土灌注施工,同步采用混凝土压除管(66)对灌注桩桩身(4)混凝土的顶面加气,使浮浆快速排除至浮浆回收槽(5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地基土体(5)上依次设置抬升控制体(22)、托板转盘(23)和弧形托板(24);使转动胎板(2)转动至初始位置,通过抬升控制体(22)顶升灌注桩钢筋笼(1)后,通过托板转盘(23)调整灌注桩钢筋笼(1)的横向吊装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转动胎板(2)和固定胎板(3)横断面均呈半圆形,内侧壁上设置纵筋限位隼(12);在转动胎板(2)内侧壁设置与内置箍筋(13)连接的内箍控位筋(14),边侧设置与胎板滑轨(10)和胎板拉索(15)相接的胎板耳板(16);在固定胎板(3)上设置与胎板滑轨(10)相接的胎板耳板(16),内置箍筋(13)横断面呈半圆形,其两端设置均设置内箍连接板(6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步骤3)中,板底注浆管(27)平面呈圆环形,顶面与筒侧托板(26)焊接连接,侧壁上设置供浆液渗出的孔洞,与外部的注浆设备连通;注浆管嵌入槽(28)横断面呈圆弧形或梯形或矩形;筒间囊袋(30)采用橡胶片缝合而成,横断面呈圆弧形,顶端与囊袋注浆管(3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步骤4)中,上层支撑体(47)和下层支撑体(46)均包括两道钢筋笼抱箍(48),并在这两道钢筋笼抱箍(48)之间设置抱箍外连板(74);钢筋笼抱箍(48)包括两块形状相同的抱箍箍板(75),并使两块抱箍箍板(75)的一端通过箍板转动铰(76)连接,另一端通过箍板紧固栓(77)连接;抱箍外连板(74)沿环向均匀间隔设于钢筋笼抱箍(48)的外侧,其外侧背离钢筋笼抱箍(48)侧设置箍侧控位板(44);所述箍侧控位板(44)平面呈扇形,与抱箍外连板(74)垂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步骤5)中,模板支撑架(54)包括支架底环板(79)、支架竖立板(80)和模板横撑(81),支架底环板(79)与支架竖立板(80)垂直连接;在支架竖立板(80)面向柱侧模板(57)侧设置横撑滑槽(82),背离柱侧模板(57)侧设置支架斜撑板(83),模板横撑(81)与横撑滑槽(82)通过横撑挂板(84)连接,横撑滑槽(82)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供横撑挂板(84)滑动的挂板滑槽(8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渣浆净化槽(56)的相对的两内侧壁上分别设置一道控位体支板(86),并在控位体支板(86)上设置滤板控位体(87),在滤板控位体(87)上设置向滤渣排除孔(90)方向倾斜的斜向过滤板(88),斜向过滤板(88)上设置滤板过滤孔(8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渣浆净化槽(56)背离内层护筒(34)侧的侧壁上设置滤渣排除孔(90)和滤浆排除孔(91),滤渣排除孔(90)位于滤浆排除孔(91)的上部;在滤渣排除孔(90)的外侧设置转动盖板(78),转动盖板(78)与渣浆净化槽(56)的外侧壁通过盖板转动铰(73)连接。 9.一种钻孔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根据其上权利要求1到8任一所述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施工得到。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