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翼面主结构试验载荷处理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翼面主结构试验载荷处理方法,给出了一套试验载荷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并给出了评价方法,能够客观的对试验加载载荷的可行性进行评价,保证了加载的准确性,提高了载荷处理效率。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申请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发明人: |
任善;杜凯;张丽;程文杰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1900-01-20T00:00:00+0805 |
发布日期: |
1900-01-20T08:00:00+0805 |
申请号: |
CN201911346781.9 |
公开号: |
CN111122346A |
代理机构: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分类号: |
G01N3/20;G01N3/24;B64F5/60;G;B;G01;B64;G01N;B64F;G01N3;B64F5;G01N3/20;G01N3/24;B64F5/60 |
申请人地址: |
710089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人民东路1号 |
主权项: |
1.一种翼面主结构试验载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计算各个试验加载点的试验载荷Pj; 步骤2:检查各个试验加载点的试验载荷Pj是否超过许用加载载荷[Pj],如果试验加载点的试验载荷Pj超过许用加载载荷[Pj],即Pj≥[Pj],则将超出的载荷量ΔPj处理至未超过许用加载载荷[Pj]的试验加载点上; 步骤3:重复步骤2,直至各个试验加载点上的试验载荷Pj均未超过许用载荷[Pj],即Pj≤[Pj]; 步骤4:计算理论状态和试验状态的弯剪扭各个肋站位剖面上的差异ΔFk、ΔMk、ΔJk; 步骤5:计算翼盒前梁、后梁的挠度在各个肋站位剖面上的差异Δuf,k和Δur,k,以及主要传力部位的应力差异Δσp; 步骤6:同时判断ΔFk、ΔMk和ΔJk是否分别小于误差允许值εF,k、εM,k、εJ,k;Δuf,k和Δur,k是否小于误差允许值εu,f,k和εu,r,k;Δσp是否小于误差允许值εσ,p,如果否,则通过观察差异的分布特点,来局部进行载荷调整; 步骤7:重复步骤4-步骤6,直至满足所有误差要求,得到最终的试验加载载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面主结构试验载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计算各个试验加载点的试验载荷Pj,具体为:对于给定的载荷情况,将翼面上的节点载荷Fi按能量法处理至试验加载点上,计算得到试验载荷Pj。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翼面主结构试验载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试验载荷Pj计算公式为: 其中:m为理论节点的个数,Pi,j为第i个理论节点载荷分到第j个试验加载点上的载荷,按下式计算: 其中:j为试验加载点的个数,系数λi、λi,x和λi,z通过求解下列方程组得到: 其中: xj和yj为第j个试验加载点的坐标值,xi和yi为第i个理论载荷点的坐标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面主结构试验载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超出的载荷量ΔPj=Pj-[Pj]。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面主结构试验载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将超出的载荷量ΔPj处理至未超过许用加载载荷[Pj]的试验加载点上,使用的处理方法为能量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面主结构试验载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理论状态和试验状态的弯剪扭曲线各个肋站位剖面上的差异ΔFk、ΔMk、ΔJk,计算公式为: 其中mk为k剖面外侧的理论节点数量,nk为k剖面外侧的试验加载点数量,dk,i为第i个理论节点至剖面k的距离,dk,j为第j个试验加载点至剖面k的距离,di为第i个理论节点至翼面刚轴的距离,dj为第j个试验加载点至翼面刚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面主结构试验载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翼盒前梁、后梁的挠度在各个肋站位剖面上的差异Δuf,k和Δur,k,以及主要传力部位的应力差异Δσp,Δuf,k和Δur,k以及Δσp按如下方法计算得到:通过建立翼面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分别施加理论节点载荷和试验加载载荷,得到两种状态的位移和应力分析结果,其中和为理论状态剖面k处前、后梁的挠度,uf,k和ur,k为试验状态剖面k处前、后梁的挠度,和σp分别为理论状态和试验状态部位p处的应力,则 翼盒前梁在剖面k处试验状态和理论状态的挠度差异为 翼盒后梁在剖面k处试验状态和理论状态的挠度差异为 任意主传力部位p处试验状态和理论状态的应力差异为k=1,...,s,s为剖面的个数,p=1,...,t,t为主要传力部位的个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面主结构试验载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主要传力部位为壁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面主结构试验载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主要传力部位为翼梁。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