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吸震减震结构
专利名称: 一种吸震减震结构
摘要: 一种吸震减震结构,包括地基基础结构和上部建筑结构,所述地基基础结构下部具有横向、纵向和竖向腔体,所述横向、纵向和竖向腔体内填充有松散材料,所述地基基础结构内部具有容置腔体,用于容置所述上部建筑结构的的支撑底座,所述容置腔体内铺设第二松散材料,所述上部建筑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松散材料上;所述容置腔体四周为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的上部具有凸出部,所述阻挡部与凸出部形成容置腔体;所述支撑底座的形状与所述容置腔体形状相适应,放入所述容置腔体;利用松散材料的特点,对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影响降到最小:首先,利用三层腔体对地震波对于基础结构震动进行缓冲,尤其是采用不同种类的松散材料,造成不同阻尼效应;其次,利用上部建筑与基础之间的松散材料进行震动、位移以及偏转的缓冲,并适应性的改变了结构。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中晨建工(深圳)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春华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1900-01-20T00:00:00+0805
发布日期: 1900-01-20T00:00:00+0805
申请号: CN201911346915.7
公开号: CN111058470A
代理机构: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丘杰昌
分类号: E02D27/00;E02D31/08;E02D35/00;E;E02;E02D;E02D27;E02D31;E02D35;E02D27/00;E02D31/08;E02D35/00
申请人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下李朗社区平吉大道1号建昇大厦A701房
主权项: 1.一种吸震减震结构,包括地基基础结构(1)和上部建筑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基础结构(1)下部具有横向、纵向和竖向腔体(1-1,1-2,1-3),所述横向、纵向和竖向腔体(1-1,1-2,1-3)内填充有松散材料(1-4),所述地基基础结构(1)内部具有容置腔体1-5,用于容置所述上部建筑结构的(2)的支撑底座(2-1),所述容置腔体(1-5)内铺设第二松散材料(1-6),所述上部建筑结构(2)设置在所述第二松散材料(1-6)上;所述容置腔体(1-5)四周为阻挡部(1-7),所述阻挡部(1-7)的上部具有凸出部(1-8),所述阻挡部(1-7)与凸出部(1-8)形成容置腔体;所述支撑底座(2-1)的形状与所述容置腔体(1-5)形状相适应,放入所述容置腔体(1-5); 所述支撑底座(2-1)侧部设置有弹塑性阻尼器(2-2),所述弹塑性阻尼器(2-2)一端与所述支撑底座(2-1)固定,另一端安装有万向滚轮(2-3),所述万向滚轮(2-3)通过旋转轴(2-4)与所述弹塑性阻尼器(2-2)连接,所述万向滚轮(2-3)抵接在所述阻挡部(1-7); 所述凸出部(1-8)下侧设置有多个万向钢球(1-9),每个所述万向钢球(1-9)具有单独地钢球基座(1-10),每个所述钢球基座(1-10)通过独立弹簧(1-11)与所述凸出部(1-8)下侧固定连接; 所述容置腔体(1-5)内部侧部为弧形,所述弧形的曲率半径等于所述容置腔体(1-5)内部侧部到所述容置腔体(1-5)中心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震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建筑(2)侧部连接有多个钢丝绳(3),所述钢丝绳(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基础结构(1),并通过滑轮(1-12)连接到所述基础结构(1)内部设置的粘滞阻尼器(1-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震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3)连接张紧系统,所述张紧系统设置于所述地基基础结构(1)内部,所述张紧系统包括张紧轮(1-14),所述张紧轮(1-14)缠绕所述钢丝绳,还包括弹簧(1-15),所述张紧轮(1-14)通过所述弹簧(1-15)与所述粘滞阻尼器(1-13)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震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纵向和竖向腔体为三层,第一层为多个所述横向腔体(1-1),第二层为多个所述竖向腔体(1-3),第三层为多个所述纵向腔体(1-2);所述横向、纵向和竖向腔体填充不同的松散材料,所述松散材料可以为粗砂、金属球或者石子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震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建筑结构(2)下部与所述支撑底座(2-1)连接部位设有桁架加强结构(1-17),所述桁架加强结构(1-17)侧部设置有弹塑性阻尼器(2-2),所述弹塑性阻尼器(2-2)一端与所述桁架加强结构(1-17)固定,另一端安装有万向滚轮(2-3),所述万向滚轮(2-3)通过旋转轴(2-4)与所述弹塑性阻尼器(2-2)连接,所述万向滚轮(2-3)抵接在所述凸出部(1-8)端部;所述凸出部(1-8)端部为弧形,所述弧形的曲率半径等于所述凸出部(1-8)端部到所述桁架中心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震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1-7)设置有多个顶推液压千斤顶(1-18),所述凸出部(1-8)下侧设置有多个顶推液压千斤顶(1-18);当进行上部建筑结构复位纠偏时,所述顶推液压千斤顶(1-18)与所述张紧系统共同作用进行纠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震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建筑结构(2)还设置有水平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当上部建筑结构发生偏移时,所述水平传感器将偏移角度传输给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顶推液压千斤顶(1-18)和张紧系统共同作用进行角度纠偏;所述位移传感器将位移偏移量传输给纠偏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控制所述千斤顶进行位移纠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震减震结构,所述支撑底座(2-1)与所述阻挡部(1-7)之间设置弹性地坪(1-16)用于覆盖所述第二松散材料(1-6)。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吸震减震结构的震后复位纠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顶推液压千斤顶(1-18)和张紧系统,根据所述上部建筑结构的应力结构进行各个千斤顶顶推力以及张紧力的分配,进行角度纠偏,直至所述水平传感器发出水平信号; 2)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顶推液压千斤顶(1-18)根据预设顶推力和速度设定进行位移纠偏,直至位移传感器发出复位信号; 3)再次检查水平传感器是否有角度角度偏移,如果发生偏移,再次进行角度纠偏;再次检查位移传感器是否有位移偏移,如果发生偏移,再次进行位移纠偏。 4)对所述第二松散材料(1-6)进行整平。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