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机载与车载DOAS同步观测的污染源排放通量测量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载与车载DOAS同步观测的污染源排放通量测量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机载和车载DOAS系统的同步走航观测;步骤2、利用光谱反演获得区域NO2浓度分布情况及扩散趋势;步骤3、分析机载和车载观测结果的相关性,进行数据匹配;步骤4、使用辐射传输模型将斜柱浓度转化为垂直柱浓度,并进一步得到NO2总排放通量;步骤5、根据实时风场数据,通过高斯拟合得到初始排放的NO浓度和NO2占比;步骤6、结合大气中NOx衰减模型,推导出NOx衰减情况;步骤7、综合以上结果,最后得到NOx的总排放通量。本发明更有利于对污染扩散趋势的掌握;利用机载和车载同步观测方法,修正了NOx在大气中的衰变,提高了探测精度。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申请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发明人: |
曾议;叶帅;司福祺;杨东上;廖捷;鲁晓峰;曹子昊;奚亮;周海金;邱晓晗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1900-01-20T00:00:00+0805 |
发布日期: |
1900-01-20T01:00:00+0805 |
申请号: |
CN201911362356.9 |
公开号: |
CN111089846A |
代理机构: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邓治平 |
分类号: |
G01N21/31;G;G01;G01N;G01N21;G01N21/31 |
申请人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湖路350号 |
主权项: |
1.一种机载与车载DOAS同步观测的污染源排放通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进行机载和车载DOAS系统的同步走航观测; 步骤2、利用光谱反演获得区域NO2浓度分布情况及扩散趋势; 步骤3、分析机载和车载观测结果的相关性,进行数据匹配; 步骤4、使用辐射传输模型将斜柱浓度转化为垂直柱浓度,并进一步得到NO2总排放通量; 步骤5、根据实时风场数据,通过高斯拟合得到初始排放的NO浓度和NO2占比; 步骤6、结合大气中NOx衰减模型,推导出NOx衰减情况; 步骤7、综合以上结果,最后得到NOx的总排放通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与车载DOAS同步观测的污染源排放通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区域大气污染气体排放通量的方法可用于NOx气体的观测,也可用于其它污染气体监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与车载DOAS同步观测的污染源排放通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区域大气污染气体排放通量的方法是一种被动光学遥测方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与车载DOAS同步观测的污染源排放通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载和车载观测为同步同区域综合观测,车载采用天顶被动DOAS系统,机载采用对地推扫成像DOAS系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与车载DOAS同步观测的污染源排放通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谱反演采用机载天顶观测光谱为参考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与车载DOAS同步观测的污染源排放通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载和车载观测结果进行分辨率和地理信息的匹配,相关性达到较高要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与车载DOAS同步观测的污染源排放通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辐射传输类型为球形模式,结合标量离散纵坐标法进行计算,并考虑气溶胶和云的影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与车载DOAS同步观测的污染源排放通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时风场结合幂指数廓线计算风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与车载DOAS同步观测的污染源排放通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O2占比需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结合飞机观测数据进行测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与车载DOAS同步观测的污染源排放通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Ox衰减情况利用风廓线信息和车载测量的实时风速数据进行计算。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