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利用粘土蚀变光谱特征识别油气渗漏强度的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利用粘土蚀变光谱特征识别油气渗漏强度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利用遥感技术探测油气渗漏信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岩石土壤中粘土蚀变光谱特征识别油气渗漏强弱的方法,包括:步骤一:择典型油气渗漏区作为获取地面高光谱数据的区域;步骤二:选择油气渗漏周围岩石和土壤作为测量对象;步骤三:进行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和粘土含量分析将获取的地面原始光谱数据进行光谱平均、水汽去除、噪声去除处理;步骤四:建立油气渗漏光谱数据库获得油气渗漏相关粘土蚀变光谱曲线;步骤五:得到油气微渗漏相关粘土蚀变光谱曲线特征;步骤六:对上述步骤五中得到的油气渗漏相关粘土蚀变光谱曲线进行包络线去除并进行吸收峰特征参数提取;步骤七:得出与烃含量和某种粘土矿物含量相关性最好的特征参数。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发明人: 童勤龙;刘德长;余永安;徐本宏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1900-01-20T00:00:00+0805
发布日期: 1900-01-20T21:00:00+0805
申请号: CN201911389392.4
公开号: CN111044484A
代理机构: 核工业专利中心
代理人: 王婷
分类号: G01N21/359;G01N23/20;G01N30/88;G01N33/24;G01V11/00;G;G01;G01N;G01V;G01N21;G01N23;G01N30;G01N33;G01V11;G01N21/359;G01N23/20;G01N30/88;G01N33/24;G01V11/00
申请人地址: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十号院
主权项: 1.一种利用粘土蚀变光谱特征识别油气渗漏强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择典型油气渗漏区作为获取地面高光谱数据的区域; 步骤二:选择油气渗漏周围岩石和土壤作为测量对象,利用地面波谱仪,获取光谱数据,并采集相应岩石和土壤样品; 步骤三:将上述步骤二中采集的样品送往室内地球化学分析实验室,进行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和粘土含量分析,将获取的地面原始光谱数据进行光谱平均、水汽去除、噪声去除处理; 步骤四:将上述步骤三处理后的地面原始光谱数据曲线建立油气渗漏光谱数据库,获得油气渗漏相关粘土蚀变光谱曲线; 步骤五:对上述步骤四中得到的相关粘土蚀变光谱曲线进行分析,得到油气微渗漏相关粘土蚀变光谱曲线特征; 步骤六:对上述步骤五中得到的油气渗漏相关粘土蚀变光谱曲线进行包络线去除,并进行吸收峰特征参数的提取; 步骤七:将步骤六中统计的粘土吸收峰特征参数与步骤三中获得的样品饱和烃和粘土分析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与烃含量和某种粘土矿物含量相关性最好的特征参数,并建立二者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粘土蚀变光谱特征识别油气渗漏强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测量对象包括:油气渗漏地区断裂发育处、地层不整合面处的岩石、土壤地物光谱,共测量样本201个;采集岩石和土壤样品68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粘土蚀变光谱特征识别油气渗漏强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光谱平均处理包括:每个测量对象均测量三次地物光谱,以三条光谱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最终光谱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粘土蚀变光谱特征识别油气渗漏强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噪声去除处理包括:对1450-1830nm、1886-2500nm范围进行小波去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粘土蚀变光谱特征识别油气渗漏强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岩石和土壤样品进行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结果包括C10-C39的正构烷烃含量,粘土矿物X射线定量分析结果包括伊蒙混层、高岭石、伊利石和绿泥石含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粘土蚀变光谱特征识别油气渗漏强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吸收峰特征参数包括:吸收位置、吸收深度、吸收面积、宽度、斜率、对称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粘土蚀变光谱特征识别油气渗漏强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还包括:正构烷烃含量与粘土矿物中伊蒙混层呈明显正相关;与光谱在波长2205nm附近的吸收峰对称度相关性最好,呈明显正相关,与吸收深度、吸收面积和宽度呈较好的负相关。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