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矿石磨粉输送装置
专利名称: 一种矿石磨粉输送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矿石磨粉输送装置,包括矿石磨粉装置主体,所述矿石磨粉装置主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皮带线,所述第一皮带线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电机,所述输送带的外壁活动连接第二皮带线,所述输送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壁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口。该矿石磨粉输送装置,能够对第二皮带线表面的空间进行分类,将不同品类的矿粉通过活动套筒和活动板进行区别,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能够提高矿粉在输送时的工作效率,满足了矿石磨粉后输送的使用需求。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四川;51
申请人: 四川方大新型建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周瑞霞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11-27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0-09-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22098804.0
公开号: CN211392653U
代理机构: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昌霖
分类号: B65G15/30;B65G15/60;B65G23/04;B;B65;B65G;B65G15;B65G23;B65G15/30;B65G15/60;B65G23/04
申请人地址: 610015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大墙西街33号1栋26层2601号
主权项: 1.一种矿石磨粉输送装置,包括矿石磨粉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石磨粉装置主体(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送带(7),所述输送带(7)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滚筒(6),所述滚筒(6)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皮带线(5),所述第一皮带线(5)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电机(3),所述输送带(7)的外壁活动连接第二皮带线(8),所述输送带(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的外壁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口(9),所述第一连接孔口(9)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螺纹杆(20),所述螺纹杆(20)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板(14),所述活动板(14)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活动套筒(10),所述活动套筒(10)的外壁开设有通孔(16),所述活动板(14)的外壁开设有盲孔(21),所述盲孔(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9),所述固定块(1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8),所述活动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5),所述矿石磨粉装置主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2),所述出料管(1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阀门(13),所述螺纹杆(20)的外壁活动连接有限位套筒(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石磨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石磨粉装置主体(1)的外壁开设有观察口,且观察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观察玻璃(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石磨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6)的数量为十四个,且十四个滚筒(6)在输送带(7)的内壁等距离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石磨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口(9)的形状大小与螺纹杆(20)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螺纹杆(20)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孔口(9)与连接板(11)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14)的外壁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口(23),且第二连接孔口(23)的形状大小与螺纹杆(20)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螺纹杆(20)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孔口(23)与活动板(14)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石磨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筒(10)内壁的宽度与活动板(14)外壁的宽度相等,且活动套筒(10)与活动板(14)伸缩连接,所述活动套筒(10)的内壁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形状大小与滑动块(15)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活动套筒(10)通过凹槽和滑动块(15)与活动板(14)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石磨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筒(10)和活动板(14)的数量分别为二十二个,且二十二个活动套筒(10)和二十二个活动板(14)均在第二皮带线(8)的外壁等距离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石磨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8)的形状大小与通孔(16)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限位块(18)通过弹簧(17)与通孔(16)活动连接,且活动套筒(10)通过限位块(18)与活动板(14)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18)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限位块(18)关于活动板(14)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