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隧道防渗漏复合式路面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防渗漏复合式路面,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由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碎石盲沟组成,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位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内设置所述的碎石盲沟,所述碎石盲沟与隧道路面两侧的排水沟连通,由级配碎石和土工布组成,所述级配碎石外包裹所述的土工布,所述碎石盲沟的厚度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的0.4‑0.6倍。本实用新型在隧道、仰拱填充及路基路面结构各自发挥防水作用的前提下,通过复合路面内设置碎石盲沟,当隧道支护结构、仰拱回填层及路面路面结构防水局部失效时,迅速的将渗漏水排出,避免其长期淤积破坏路面基层,同时也可避免其渗入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破坏路面层,影响行车舒适性及安全性。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王创;刘择帅;于国垒;郝德亮;楚兴华;魏学虎;柯炜;肖杰文;苏光明;姜辉;周江锋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12-03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20-09-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22136101.2 |
公开号: |
CN211395209U |
代理机构: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分类号: |
E01C1/00;E01C7/18;E01C11/22;E21F16/02;E;E01;E21;E01C;E21F;E01C1;E01C7;E01C11;E21F16;E01C1/00;E01C7/18;E01C11/22;E21F16/02 |
申请人地址: |
101500 北京市密云区新北路29号 |
主权项: |
1.一种隧道防渗漏复合式路面,用于设置在隧道支护结构(3)的仰拱回填层(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路面(1)由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碎石盲沟组成,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位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内设置所述的碎石盲沟,所述碎石盲沟与隧道路面两侧的排水沟(4)连通,由级配碎石(1s)和土工布(1b)组成,所述级配碎石外包裹所述的土工布,所述碎石盲沟的厚度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的0.4-0.6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防渗漏复合式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从下到上依次为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粘层油和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防渗漏复合式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为两层结构,密度为400g/㎡,所述级配碎石压实度≥0.9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防渗漏复合式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盲沟分为纵向碎石盲沟(1z)和横向碎石盲沟(1h),纵向碎石盲沟沿隧道路面中心线通长布置,横向碎石盲沟为多个,与纵向碎石盲沟交叉平行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防渗漏复合式路面,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横向碎石盲沟之间的距离为3-7m。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隧道防渗漏复合式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碎石盲沟和横向碎石盲沟呈树状布置,各自坡度与隧道纵、横向的坡度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防渗漏复合式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碎石盲沟截面大于横向碎石盲沟截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防渗漏复合式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碎石盲沟两侧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缓冲带(1d)。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