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拱上建筑联合作用对释能法加固后主拱内力的影响
论文题名: 拱上建筑联合作用对释能法加固后主拱内力的影响
关键词: 桥梁加固;石拱桥;释能法;桥梁安全
摘要: 拱桥是我国数量最多的传统桥型,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大量拱桥已步入维修养护期,病害逐年增多,承载能力逐年下降,需要加固补强和提高承载能力的桥梁日益增多。加快桥梁改造、提载的步伐,以适应国民经济和交通发展的需要,成了各地交通主管部门不可回避和急需解决的的重大问题。 “释能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拱桥加固方法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其相应的计算理论也不尽完备,尤其是在联合作用方面还涉及得较少,使得一些问题还无法从定量的角度去作出明确的回答。 根据“释能法”现有的计算理论,加固后的拱桥在拱脚、拱顶及其他大部分截面的内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是拱脚截面的弯矩,释能拱较无铰拱减小达60﹪之多,但是L/4截面下缘的拉应力却比加固前的无铰拱有所增加。因此,仅凭现有理论得到的结果还不足以体现“释能法”在拱桥加固中的优越性。 本文试图通过对联合作用的研究,从定量的角度说明L/4截面的安全性。现有规范的联合作用模型是通过取边腹拱为双铰拱其余腹拱为单铰拱并考虑立墙的刚度而建立起来的高次超静定结构,这种模型对于钢筋混凝土之类的可抗拉结构无疑是可行的,但对于腹拱为圬工材料的石拱桥则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圬工材料基本不能受拉,受拉一侧基本不起作用;其次,一般立墙较薄,其抗推刚度有限;最后,腹拱与立墙一般不是刚接。因此,现有的规范关于联合作用的一些结论与圬工拱桥中实际存在的联合作用是有出入的,为了研究“释能拱”联合作用就必须结合圬工材料的特性以及“释能拱”这种特殊结构,建立起符合实际的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平面杆系有限元计算出相应截面的内力影响线面积和最大纵坐标,最后确定出一个合理的联合作用系数。 最后结合实桥进行验算,并与荷载实验的结果对比,提出联合作用系数取值的建议,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计算理论,并指导工程实践。
作者: 李云岭
专业: 桥梁与隧道工程
导师: 蒙云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0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