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长江上游泸州港港口规划与航道发展的研究
论文题名: 长江上游泸州港港口规划与航道发展的研究
关键词: 港口规划;航道建设;航道通过能力;航道整治
摘要: 长江上游泸州港地处云、贵、川、渝三省一市结合部,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舟楫之利和便捷的交通优势,泸州港已发展成为四川省唯一的全国二类水运口岸和第一大港口,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是四川省及西南地区对外物资交流的重要口岸。作为与泸州港紧密联系的长江上游泸渝段航道,随着国家“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战略的实施,长江上游航道的建设与发展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机遇。长江上游泸州至重庆、泸州至宜宾航道建设的相继开工,航道等级提升,将有力地促进泸州港的高速发展。 作为四川省的重要交通门户的泸州市提出了“煤、电、路、化、港”和打造“港口城市”的战略,将充分开发利用泸州市及云、贵、川等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泸州港可利用的港口岸线资源十分有限,原有港口规划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亟待加快发展和建设,需要重新定位和规划。另一方面,长江上游泸渝段航道由于历史原因,虽然进行过航道整治,但航道维护标准没有提高。随着航道建设与发展不断推进,航道维护等级也将提高。 本论文就泸州港港口规划与航道建设发展两方面展开研究与分析,在充分利用有限港口岸线的基础上,研究了港口岸线的合理规划布局,以充分发挥港口集疏运功能。对长江上游泸渝段航道建设进行了分析论证,阐述航道整治、航标建设等方面情况。通过对泸州港港口规划和航道建设进行论述,研究了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因素。为了充分发挥港口集疏运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长江上游航道的通过能力,经过分析研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分月航道维护水深方案,达到充分挖掘航道潜力,提高航道维护标准,促进泸州港与长江上游航道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
作者: 李晶
专业: 水利工程
导师: 王平义;毕方全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0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