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多属山岭重丘区,山区山脉绵延,沟谷纵横,地质情况非常复,高填方路基、半填半挖路基、陡坡路堤、软基路堤分布广泛,加之各施工单位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千差万别,致使诸多在建和已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路堤沉降、路面开裂变形、平整度下降、桥头跳车等现象,从而导致行车不适,甚至影响行车安全等诸多隐患。如已投入运营的成渝高速公路、四川成雅高速公路、福建福泉高速公路等均被高填方路堤的不均匀沉降所困扰,山区高速公路填方路基的工后沉降变形是当前较为普遍、突出的问题。
许多研究表明,路面的早期开裂和破坏,与路基的工后差异沉降密切相关。高填方路堤的沉降主要由地基的沉降和路堤自身的沉降变形引起。
本文以重庆渝邻高速公路常见的泥岩、砂岩和页岩土石混填路堤为研究对象,在充分了解关于强夯加固方面的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强夯试验研究确定强夯再压实的夯击参数及质量控制标准,用以指导渝邻路高填方路堤的施工,并达到预期加固效果。通过对填料强度及变形特性的试验分析及路基工后沉降变形的观测分析,总结出路堤沉降变形的规律及强夯再压实技术对填方路基工后沉降的影响。
总之,强夯再压实技术在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高速公路的修建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和实用价值。
|